中国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0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青山;;2010年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激励机制探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8期
2 ;建立激励机制的尝试[J];秘书工作;1997年01期
3 董阎礼;;59岁,其实不想“混”[J];时代潮;2001年09期
4 徐华志;浅谈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运用[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5 董玲;陈闽红;;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完善公务员激励机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于国君;;浅谈高校学生党员激励机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6年09期
7 孙凤贤;;浅析企业的激励机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8 陶进华;邱代志;;论公务员法对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完善和创新[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赵传祥;;完善军训政工激励机制[J];政工学刊;2006年11期
10 何湘;;试论如何建立广西地税系统争先创优工作的激励机制[J];今日南国;2006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利清;;也谈激励机制[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2 陈正飞;刘灵芝;;基于激励机制的森林生态补偿研究[A];低碳经济时代的林业技术与管理创新[C];2010年
3 谢芳成;;论环境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4 张瑛;刘忠诚;;企业科技人才精神鼓励的研究[A];山东省煤炭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利清;;也谈激励机制[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6 于水波;张相林;;建立新型学生工作人员激励方式的途径探讨[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刘腊;;浅谈医院奖金激励机制[A];湖南省卫生经济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第八次会议暨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专辑[C];2009年
8 林挺;林禹鸿;;浅析欧美针对孤儿药开发的激励措施[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9 林挺;;论环境技术应用的激励机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10 张冰;;关于健全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思考[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FN记者 柳立;应建立并不断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激励机制[N];金融时报;2006年
2 吴睿鸫;应启动政府财税激励涨工资的机制[N];中国改革报;2008年
3 何瑜森 冒益慧 施小强;创新 激励机制 提升 工作绩效[N];江苏法制报;2010年
4 郑树林;加快建立人尽其才的管理和激励机制[N];吉林日报;2003年
5 记者 金涌 翁惠娟;校长不管建房优质学位公开[N];深圳特区报;2005年
6 丁宇翔 张庆军;如何驾驭激励艺术[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5年
7 通讯员 任炳年;大理军分区建立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出成效[N];大理日报(汉);2007年
8 周晶晶;如何建立健全党员进步的激励机制[N];桂林日报;2006年
9 吴力;加强企业的激励机制建设[N];河北经济日报;2006年
10 本报特派记者 李文亭;陈丽明代表——尽快建立社会公德激励机制[N];江西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鹏部;全球公共产品供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齐海燕;设备监理激励机制与实施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刘洪涛;基于信誉的对等网资源拍卖激励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贾鹏;成长期体育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5 宋志鸿;以激励机制强化公司治理之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6 黄建华;港口群企业集团组建模式与权益结构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7 丁菊红;中国转型中的财政分权与公共品供给激励[D];复旦大学;2008年
8 毛刚;我国非营利组织内部治理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杨文杰;西北地区森林培育激励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10 饶勇;旅游企业隐性知识创新与共享的激励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天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条件下我军战时激励机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2 乔晓华;委托代理制下道德风险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3 鲁征;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郝晓东;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饶丽佳;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激励机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6 李红梅;股票期权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苏楠;论我国社区警察职业生涯发展与激励机制[D];东北大学;2005年
8 刘一;国有商业银行效率问题及激励机制探索[D];四川大学;2006年
9 薛思军;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王成城;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激励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45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745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