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剥夺与相对满意:群体性事件的动因分析
本文关键词:相对剥夺与相对满意:群体性事件的动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群体性事件——部分群众与行政当局或强势社会集团的对抗性冲突,是一种典型的集群行为。2004年发生的重庆万州事件,可看作群体性事件的里程碑:原本普通的民事或治安纠纷,行政执法人员一介入处理,冲突矛头立刻转向行政当局,众多与诱发事件无关的旁观者卷入冲突;提出宽泛而模糊的政治诉求。这些新特征表明,群众普遍积蓄着不满情绪。在整个社会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这种社会不满情绪只能用相对剥夺来解释。相对剥夺指与参照群体相比,个体对自身所处的不利地位的一种感知;相对满意是其反面,即与参照群体相比,个体对自身所处的有利地位的一种感知。相对剥夺-满意则整合了上述两个概念。本研究通过模拟实验模拟群体性事件中的冲突矛头转向,考察相对剥夺与相对满意对集群行为的影响。实验为单因素被试间设计,招募大学在校男生60名。研究发现:相对剥夺的个体比相对满意的个体更有可能参与集群行为;群体相对剥夺-满意部分中介了个体相对剥夺-满意与集群行为的关系;集群认同对相对剥夺-满意与集群行为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相对剥夺 相对满意 集群认同 集群行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0731004)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YW-R-130)
【分类号】:D035.1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81元跃至2007年的18934元[1];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表征一个社会收入不均的基尼(Gini)系数也从1978年的0.212[2]升到2007年的0.469[3],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警戒线(0.4)。社会科学院每年一度对外发布的《社会蓝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书维;周洁;王二平;;群体相对剥夺前因及对集群行为的影响——基于汶川地震灾区民众调查的实证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9年04期
2 黄顺康;;重大群体性事件冲突阻断机制探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3 卢兴亚;;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学分析[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5期
4 王庆功;;关于社会弱势群体与群体性事件问题之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5 于建嵘;我国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窦宝国;;和谐社会建设视域下的群体性突发事件论析[J];武汉学刊;2009年03期
7 于建嵘;;集体行动的原动力机制研究——基于H县农民维权抗争的考察[J];学海;2006年02期
8 李大治;王二平;;公共政策制定程序对政策可接受性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7年06期
9 黄辉;徐建华;张晓红;;广东省群体性事件多发的态势与防范对策[J];政法学刊;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华详;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付飞;李异;张健;;高龄老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3 崔木花;;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循环经济规划研究——以安徽能源循环经济规划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汪少波;略论非合理性政府行为与政府成本刚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黄晓霓;;当前我国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王守敬;;对我国居民消费率过低的几点思考[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郑家欢;吴志祥;;安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浅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7期
8 余明江;;我国农村反贫困机制的构建——基于“政府—市场”双导向视角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蒋兆雷,叶兵;论增加农民收入——对补偿性措施和发展性措施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4期
10 王晓伟,刘晓媛,陆朝晖,罗明英;新疆与发达省区农业发展的比较及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勋;;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宪政重构——一个联邦主义的视角[A];“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钟甫宁;何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扩大就业机会、统一劳动力市场[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对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的新思考”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3 张海滨;;气候变化与中国国家安全[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影响下世界格局的变化与调整”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4 李
本文编号:2809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80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