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幸德秋水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0 11:25
   在东方,日本是最早传播西方社会主义思想的国家,出现了日本第一代著名的社会主义思想家、活动家,其中以幸德秋水、片山潜、堺利彦等为代表。幸德秋水是日本近代著名的社会主义运动和反帝反战斗争的先驱者和组织者,是一位有着激荡生平的思想家。 幸德秋水的思想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和两次转变,即自由民权主义者、社会主义思想家和无政府主义者三个阶段以及由自由民权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由社会主义向无政府主义的转变。 幸德秋水的社会主义思想既有科学社会主义的成分,也有其他色彩的社会主义的成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他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也有所不同。幸德秋水的社会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著作中,如《帝国主义》、《长广舌》、《社会主义神髓》、《基督抹杀论》等。幸德秋水是从传统的儒家观念出发理解社会主义,以传统的儒家语言阐释社会主义,提出了一些具有日本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历史规律的剖析、未来社会主义目标的设想、实现社会主义的革命道路与动力等。 幸德秋水是一个不彻底、不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日本最先宣传社会主义,最先批判帝国主义,最先介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幸德秋水和堺利彦共同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是第一个日文全译本,是马克思主义在日本传播的开端。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说,幸德秋水的革命观、进化观、战争观、天皇观、英雄史观等观点,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其缺陷的一面。 幸德秋水的悲剧与日本社会主义道路的困惑是相关联的。日本社会主义缘何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主要有二:一是日本国情的特殊性和日本国民性格的保守性:二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究竟是什么还没有完全弄清。幸德秋水之死,不仅仅是其个人悲剧,也是一个历史悲剧。 幸德秋水社会主义思想的演变还体现在与他同时代的思想家片山潜两者的比较上。幸德秋水与片山潜作为日本第一代社会主义思想家、活动家,为何走上不同的革命道路?幸德秋水转变为无政府主义者,而片山潜最终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其中关键的原因在于个人的学习经历、出国经历与接触人物的不同。 幸德秋水不仅是日本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极为关键的人物,对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影响也很深远。幸德秋水主张亚洲革命联合,认为中日革命具有不可分割的关联,并与中国的孙中山、章炳麟、刘师培、张继等革命党人交往密切,他的主要著作都曾先后译成中文出版,其中《社会主义神髓》出版仅3个月,就被译成中文版。中国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成长,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日本社会主义思潮孵育起来的,其中幸德秋水的著作、名声、气节对中国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还是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D093.13;D091.6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日本早期社会主义思潮兴起的历史背景与早期传播
    第一节 日本社会主义思潮兴起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社会主义思潮在日本的早期传播
第二章 幸德秋水的生平及其思想轨迹
    第一节 幸德秋水的生平简介
    第二节 幸德秋水的思想轨迹
第三章 幸德秋水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幸德秋水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 幸德秋水关于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历史规律的剖析
    第三节 幸德秋水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目标的设想
    第四节 幸德秋水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与动力
第四章 幸德秋水社会主义思想的述评
    第一节 幸德秋水思想演变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关于幸德秋水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评价
    第三节 幸德秋水的悲剧与日本社会主义道路的困惑
第五章 幸德秋水与片山潜社会主义思想的比较
    第一节 思想演变比较
    第二节 主要观点比较
    第三节 思想影响比较
第六章 幸德秋水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第一节 幸德秋水主张亚洲革命联合
    第二节 幸德秋水与社会主义讲习会
    第三节 幸德秋水与中国革命党人的交往
    第四节 幸德秋水的著作在中国的传播
    第五节 幸德秋水对中国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影响
    第六节 幸德秋水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革命影响之评价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吕利华;关于幸德秋水非战论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486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8486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8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