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第二轨道进程:清谈、非正式网络与社会化——以东亚思想库网络为例

发布时间:2017-04-08 11:06

  本文关键词:第二轨道进程:清谈、非正式网络与社会化——以东亚思想库网络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第二轨道进程是有官方背景的专家学者之间进行交流互动的平台,目的是为国家间合作提供智力支持。作者假设,第二轨道进程通过社会关系和议题联系将相关行为体编织到关系网络之中,通过非正式性清谈实现相关行为体的网络成员化,通过知识共享和规范社会化在各议题领域建立共同体,并以此塑造体系层面的规范结构;第二轨道进程与规范结构之间的持续双向互构过程是体系层面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内容。以东亚思想库网络为案例,作者对上述假设进行了验证和分析。
【作者单位】: 外交学院东亚研究中心;
【关键词】第二轨道进程 关系网络 清谈 非正式性 东亚思想库网络 网络社会化 规范结构 东亚地区 认知共同体 社会关系
【分类号】:D091
【正文快照】: 自2005年以来,每年的东盟加中、日、韩三国(“10+3”)领导人会议都要评阅一份来自东亚第二轨道(简称“二轨”)的政策建议报告,这个二轨就是东亚思想库网络(Network of East Asian Think-tanks,简称NEAT)。东亚思想库网络成立于2003年9月,由东盟十国和中、日、韩三国的主要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秦亚青;魏玲;;结构、进程与权力的社会化——中国与东亚地区合作[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影;;关系网络与农村借贷——以黑龙江省Q村的实证调查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顾慧君;;基于社会网络结构分析的产业集群升级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07年01期

3 王发明;蔡宁;朱浩义;;集群网络结构和风险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胡勇;王陆;;异步网络协作学习中知识建构的内容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5 叶新东;朱少华;;大学生社会网络与学习的相关性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6 黎加厚;赵怡;王珏;;网络时代教育传播学研究的新方法:社会网络分析——以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7 王陆;;信息化教育研究中的新内容:互动关系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8 陈向东;方群;唐辉云;;Blog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研究——以“东行记”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9 王陆;马如霞;;意见领袖在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中的作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10 谢桂娟;;东北亚文化融合的政治因素及路径分析[J];东疆学刊;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郑俊;王少平;曹俊;;卡伦堡工业共生网络结构特征的演化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2 郭延军;;东亚安全的区域治理——兼论东盟地区论坛的作用[A];第六届亚太学会年会暨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8年

3 施杨;李南;;知识主体中心性对团队知识扩散影响及其实证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张瑜;;网络社会的交往与秩序——网络环境下的社会交往场域及其内在机制研究[A];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伟;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时云辉;核心企业网络演变与区域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3 吴晓冰;集群企业创新网络特征、知识获取及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刘璐;企业外部网络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魏永峰;城市新移民的职业地位获得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6 邱兴旺;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族群认同与宗教认同[D];上海大学;2009年

7 王陆;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程中兴;谣言、流言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9 黎赔肆;社会网络视角的企业家学习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王宇露;海外子公司的战略网络、社会资本与网络学习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菲飞;高校BBS的网络健康传播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王新美;网络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双;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与“东亚共同体”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康和意;试论美国小布什政府的防核扩散政策[D];外交学院;2009年

5 孙霆;组织内员工社会网络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6 李金磊;在线社会网络模糊挖掘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陈勇;基于Hadoop平台的通信数据分布式查询算法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8 焦成勇;军事卫星支持下的装甲部队FINC建模与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9 甘佳荫;社会网络视角下趣缘群体成员的组织归属感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10 唐丽佳;社会网络分析下的城市社区治理结构探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文,陶丹;大学生求职与关系网络的支持[J];青年探索;2004年05期

2 金德田;秦庆育;;建立任“官”回避制度——破除“关系网”的重要措施[J];领导科学;1986年11期

3 王旭东;;“关系网”式就业与权力出租[J];廉政w,

本文编号:2927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927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f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