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协商民主概念的提出及其多元认知

发布时间:2017-04-16 22:01

  本文关键词:协商民主概念的提出及其多元认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协商民主理论研究兴起之后,如何界定协商民主的内涵就成了学术界的研究重点。在毕塞特看来,当初美国立宪者设计的以人民主权原则为基础、以权力分立与相互制约的体制为架构、以定期选举和政党竞争为动力的代议民主体制,就是"协商民主",就是一种深思熟虑的、审慎的、尊重人民主权的民主政治。而曼宁、科恩等学者开始拓展其内涵,将合法性、追求理性自治与公民参与的政治理想赋予协商民主。吉登斯、扬、德雷泽克等学者分别从"对话民主""交往民主"和"话语民主"角度进行了新阐释。协商民主概念经历了一个逐渐丰富和发展的过程。总体上讲,协商民主就是基于人民主权原则和多数原则的现代民主体制,其中,自由平等的公民,以公共利益为共同的价值诉求,通过理性的公共协商,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赋予立法和决策以合法性。
【作者单位】: 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协商民主 对话民主 话语民主 交往民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05CZZ006)
【分类号】:D082
【正文快照】: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德雷泽克教授认为,对协商的重视,并不是一个全新的问题。在古希腊城邦国家中,以及西方各种政治理论,如在埃德蒙·伯克和约翰·斯图尔特·密尔,以及20世纪早期的理论家如约翰·杜威的著作中,都能找到关于协商的论述。然而,直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才开始比较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淑慧,闫敏敏,陈强;英国“第三条道路”成因探析[J];国际观察;2003年05期

2 殷叙彝;法国社会党近年来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J];国际政治研究;2002年04期

3 彭必源;“第三条道路”与社会主义[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刘忠;;“寻根文学”的精神谱系与现代视野[J];河北学刊;2006年03期

5 漆思;全球化与现代性的转向及其重写[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4期

6 杨建华;发展的异化与异化的反思[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林小芳;制约第三条道路的几个潜在问题[J];教学与研究;2001年08期

8 蔡拓;全球化认知的四大理论症结[J];教学与研究;2002年03期

9 杨雪冬;风险社会理论述评[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孙相东;第三条道路的全球秩序观[J];理论学刊;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旭红;;伯恩施坦主义与当代“第三条道路”之比较[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与当今社会主义实践”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扈海鹂;;中国后农业税时代的“非同质性”农民[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2 代恒猛;从消极福利国家到积极“福利社会”——经济全球化视角下西欧福利国家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李庆霞;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冲突[D];黑龙江大学;2004年

4 徐冬青;市场引入条件下的政府、学校和中介组织[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瑞昌;风险 知识与公共决策[D];复旦大学;2005年

6 左高山;政治暴力批判[D];清华大学;2005年

7 毕红梅;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戴继天;论研究生德育理论体系的独立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幼英;当代西方“第三条道路”兴衰的政治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尹建军;社会风险及其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齐艳芬;冷战结束后西欧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程美;英国工党“第三条道路”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贾云燕;经济全球化对瑞典模式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建波;保守主义视域下的“大黑暗”[D];山东大学;2007年

5 韩丰连;“第三条道路”指引下的当代英国福利和教育改革[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6 黄发林;试论和谐管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许卫刚;试论马克思的建设性思维[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周元;略论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法学方法论[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婷;叶兴艺;;西方协商民主:内涵及核心价值[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任春雷;;风险社会境遇中的民主政治重构[J];理论导刊;2011年08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Joseph Fewsmith;;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协商民主有用吗?(英文)[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协商民主与社会和谐”政治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周桂钿;;内圣外王——应对各种危机的东方智慧[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3 张桂琳;;改革开放30年中国政治发展与政治学研究回顾——在2008年中国政治学年会上的总结发言[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0年——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9年

4 张吉明;;自觉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家刚;当代西方协商民主理论[N];学习时报;2004年

2 龚群;发展协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N];学习时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戴志勇;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N];南方周末;2010年

4 俞可平;当代西方政治理论的热点问题(下)[N];学习时报;2002年

5 宋惠昌;民主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机制[N];学习时报;2005年

6 谢峰;提高政党代表性:国外政党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途径[N];学习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聂鑫;协商民主理论视野中的公共决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马奔;协商民主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卢瑾;寻求消极保护与积极参与之平衡[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兆鑫;政策协商初论[D];吉林大学;2009年

5 敬海新;在理想和现实之间[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6 金相文;规则正义的局限[D];复旦大学;2008年

7 薛洁;偏好转换的民主过程[D];吉林大学;2006年

8 刘训练;公民与共和[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9 董石桃;公民参与和民主发展[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殿鹏;古特曼和汤普森的协商民主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邬宗明;协商民主的优势及限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晓璇;论埃尔斯特的协商民主理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旭;以协商主体有限性角度分析协商民主的困境[D];吉林大学;2012年

5 杨晓丹;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姚亦亚;西方协商民主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7年

7 秦燕;协商民主:从价值到经验[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8 杜霁雪;民主实现过程中的媒体角色[D];吉林大学;2006年

9 李红亮;协商民主理论探析[D];厦门大学;2006年

10 郭兆祥;达尔多元主义民主理论述评[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协商民主概念的提出及其多元认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1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311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f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