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从契约理论到社会契约理论——一种国家学说的知识考古学

发布时间:2017-04-17 06:00

  本文关键词:从契约理论到社会契约理论——一种国家学说的知识考古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社会契约论是16世纪以来在西方乃至全世界都极有影响的一种国家学说,它的兴起与西方的契约文化传统、与西方的社会变革,特别是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日益发展的契约经济有着密切联系。大量增加的契约现象不仅是可供构建新型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借用的理论资源,而且为人们普遍认同以契约来解说各种关系——其中包括国家——创造了一个社会接受条件。科学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使神权、教会权力和许多传统受到了挑战,宗教改革运动和近代专制政体的出现呼唤着新的国家理论。契约所具有的世俗性,它所隐含的平等、自由、功利和理性的原则完全有可能作为一种新的模式被用来构建国家和社会。霍布斯、洛克正是把一般的契约理论作为原型和隐喻,细致地、富于创造性地论证了国家的发生及其权力的合法性。普通契约理论与社会契约学说在前提、模式和原则上都是一致的。由于所处环境和自身经历的差异,霍布斯、洛克二人的主张分别带有绝对主义(集权)和自由主义(分权)的倾向,他们对自然状态的描述、对社会契约缔约各方的分配(认定)也很不相同。这种国家学说并非不证自明的永恒原理,其合理性就在于它是与特定的经济生活方式相联系的,是社会需要的产物。从更广阔的理论层面上看,家国说、社会契约说等国家理论都是某种系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律系
【关键词】国家学说 霍布斯 自然状态 社会契约理论 社会契约论 自然法学派 《利维坦》 罗马法 洛克 思想家
【分类号】:D09
【正文快照】: 一位挑水工一天忽然想起:皇帝用什么扁担挑水?他的结论是:用金扁担! ——民间笑话问题及其意义自然法学派的国家观,特别是社会契约的思想,是人类国家学说的一个重要发展, ·79·中国社会科学 1996年第3期也是国家学说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这一国家观念对于近现代西方国家和法律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义平;智者运动与西方社会政治哲学的兴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陈婴虹;论农民利益的缺失——从国家与农民契约关系的角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周开宁;;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邢华平;有限政府论之哲学基础探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闫勇;;公共利益的理性界定及其有效实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6 王平;论中国法治化进程中先进法律文化的建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龚群;康德、黑格尔主体哲学的内在困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闫东;试论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创新取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徐钝;汪逢春;;关于推行公益诉讼制度的多视角法理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杨巧蓉;;霍布斯的政治哲学新探——以“自然权利”为视角[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宝明;;阐释与启示:20世纪初年民族主义谱系的嬗变——以《安徽俗话报》与《新青年》杂志为例[A];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第二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宗友;制衡、追随与不介入:霸权阴影下的三种国家政策反应[D];复旦大学;2004年

2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黄颂;自然法观念考[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4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5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周汉华;中国法制改革论纲:从西方现实主义法律运动谈起[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余涌;道德权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李茹;政府干预市场的伦理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洁;论保释制度[D];湘潭大学;2004年

2 曾鼎新;论死刑复核程序[D];湘潭大学;2003年

3 王世涛;论近代英国经验论实体学说的演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周红阳;刑法和人性:西方思想的批判性阅读[D];湘潭大学;2001年

5 肖冬红;关于我国建立判例法制度的几点思考[D];湘潭大学;2001年

6 伍浩鹏;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7 雷天遥;价值视野中的中国法治现代化[D];湘潭大学;2001年

8 丁敏;清代华北地区田房契约文书粘连结构及其契约观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姚剑波;刑事诉讼一事不再理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郭颖悟;腐败的经济分析[D];郑州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林林;;霍布斯、洛克国家学说之比较研究[J];西安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2 彭隆辉;霍布斯政治哲学的价值取向[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3 青人;;评霍布斯和洛克的国家学说[J];青海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4 张康芳;;霍布斯、卢梭社会契约论之差异分析[J];黑龙江史志;2009年04期

5 陈根;霍布斯国家学说述评[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齐建媚;;孔子与霍布斯的国家理论比较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7 惠黎文;;从专制主义到理想主义——霍布斯、卢梭、黑格尔三种国家观之比较[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雷恒军;;霍布斯的历史理论[J];人文杂志;2006年04期

9 禄德安;霍布斯与洛克:两种自然状态与两种政治哲学[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王静萱;;霍布斯:用心良苦的叛逆者——读施特劳斯之《霍布斯的政治哲学》[J];法制与社会;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詹世友;;霍布斯正义理论的论证策略[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陈德中;;从价值多元主义到政治现实主义——B·威廉姆斯政治哲学探析[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新州;霍布斯的国家理论[N];学习时报;2006年

2 张丽艳;带剑的契约[N];学习时报;2005年

3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研究所 林国华;国民的安全是国家存在的理由[N];社会科学报;2008年

4 刘晗;以《利维坦》阐释“利维坦”[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5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谭彦德;为什么要重提霍布斯及利维坦?[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6 刘晨光;专制猛兽,还是政治守夜人?[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7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所研究员 林国华;身体、灵魂与主权者的权力[N];法制日报;2008年

8 张丽艳;约翰·洛克的政治思想[N];学习时报;2005年

9 张文喜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政治理智与社会贫困的根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赵平之;民主并非社会主义的全部本质[N];社会科学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柏顺;寻求权威与自由的平衡[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东明;例外的挑战:卡尔·施米特的国家紧急权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王芳;论昆廷·斯金纳的政治思想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宇环;从同意到公共理由[D];吉林大学;2013年

5 余宜斌;自由主义民主的困境与重建[D];复旦大学;2007年

6 叶颖;普世秩序的多元表达[D];北京大学;2007年

7 刘冲;马克思人权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胡兴建;为了自由[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9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徐志国;休谟政治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军圣;霍布斯的国家学说[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祁晓栋;霍布斯和洛克社会契约论思想的差异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超;世俗威权制度建构的逻辑[D];山东大学;2009年

4 雷艳平;霍布斯激情理论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戴业强;个人与国家之间:霍布斯公民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颖;论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形成[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7 由长龙;论霍布斯的国家观[D];吉林大学;2006年

8 王菁;论霍布斯与洛克的自由观及其异同[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9 秦相平;霍布斯的自由观探析[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崔鹤;自然与约定[D];新疆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从契约理论到社会契约理论——一种国家学说的知识考古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25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3125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d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