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与历史之间:“自然状态”与现代政治理解的历史化
本文关键词:在自然与历史之间:“自然状态”与现代政治理解的历史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19世纪起,现代政治思想开始将政治看作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这与亚里士多德将人视为政治的动物的古典政治哲学思想大相径庭。在政治历史化的过程中,现代自然法学说的"自然状态"概念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霍布斯理解的"自然状态",是人性在没有政治社会时所处的状态,是一种人无法生活在其中的自相矛盾的处境。普芬多夫在修正霍布斯的概念,提出前文明的自然状态时,开始将人类从前文明的自然状态到政治社会的过渡理解为一种演进的过程。卢梭对霍布斯自然状态学说提出批评,将"自然状态"下的人性分解为原始状态与社会状态两种处境,并将人从自然手中逐渐败坏的社会进程作为分析政治社会的基本路径。这一思想,最终在康德那里,转变为世界公民视野中的普遍历史观念。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
【关键词】: 政治 历史 自然状态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世纪晚期至十八世纪初自然法与现代道德哲学的兴起研究”(10CZX04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91
【正文快照】: 一 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一个关键段 落中,恩格斯宣告,“国家被发明出来了” ① 。这意味 着,“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曾经有过不需要国 家、而且根本不知道国家和国家权力的社会” ② 。 在这样一个没有国家和国家权力观念仍能正常运 转的社会中,“人类差不多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李华兴,张元隆;中国近代国家观念转型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高新华;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徐松岩;提秀斯改革新论[J];安徽史学;2003年01期
5 陈爱萍;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杨立江;大学生道德人格建构刍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胡文木;论法治与人性——兼论“人性恶”理论之得失[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 管在高;非营利组织与社会中介组织概念之辨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费振刚;闻一多先生的诗经研究——为纪念闻一多先生八十诞辰作[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5期
10 高明;论陶符兼谈汉字的起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东晨;;宝鸡建城史三题[A];“宝鸡建城历史与得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岳永杰;;论信息化时代下的伦理建设[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周松峰;;论晋江企业文化模式的时代构建[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吾淳;;由精英而大众:荀子与孔孟伦理思想之别及其意义[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五辑)——2006国际儒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张之恒;;禹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其功绩[A];禹城与大禹文化文集[C];2002年
6 林星;;福州女性与近代社会变迁[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7 荀振芳;;学术自律视角中的学术自由[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8 董杰;赵大康;;试论我国法定离婚条件[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鹏程;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D];复旦大学;2004年
2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杨伟东;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张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刘君栩;资本与生产力关系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葛明珍;论权利冲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宏辉;民事起诉权保障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2 杨玉翠;科学与人文之间[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迎年;海德格尔存在论差异中的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李斌;有关合同法中显失公平规则的探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5 蔡书贵;实践性道德主体的建构与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6 姚亮;爱默生与美国民族文学进程[D];苏州大学;2001年
7 王志军;从马克思早期对宗教的批判看哲学的根本变革[D];黑龙江大学;2001年
8 高巍;英美法三国行政诉讼制度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9 周红阳;刑法和人性:西方思想的批判性阅读[D];湘潭大学;2001年
10 雷天遥;价值视野中的中国法治现代化[D];湘潭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凯;;政治哲学体系论纲及其图解[J];理论导刊;2008年06期
2 周三华;;马基雅维利与《君主论》[J];法制与社会;2009年27期
3 赵华;;政治哲学视阈中的公平概念[J];黑龙江史志;2010年09期
4 黄芳;张帅;;政治哲学视域下的政治文明[J];经营管理者;2010年14期
5 曲长海;李健;;老子民本思想发微[J];黑龙江史志;2010年11期
6 施雨丹;开辟政治哲学研究的新领域──评《西方政治哲学导论》[J];煤炭高等教育;1998年03期
7 仇小敏;马基雅维利政治哲学的耕犁[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余治平;新民与亲民——作为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一个问题[J];人文杂志;2005年04期
9 马德普;普遍主义还是历史主义?——马克思主义与西方传统政治哲学在方法论上的区别[J];政治学研究;2005年01期
10 任中平;唐环;;论政治哲学的学科性质和体系结构[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正繁;;我国政治哲学若干问题研究综述[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2 周芬;;国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综述[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3 余治平;;董仲舒政治哲学之新议[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敬海新;;以思想解放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创新和发展[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万俊人;;政治如何进入哲学[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6 刘学斌;;政治学哲学:必要性与学科定位[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7 赵敦华;;奥古斯丁的政治哲学[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顾肃;;当代西方道德与政治哲学研究的若干热点[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9 徐英瑾;;对于一种维特根斯坦式的政治哲学进路的初步探索[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肖巍;;“第三条道路”政治哲学的一个标本——从福利国家到“社会投资国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倩;从政治哲学看“情性”、“礼义”[N];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王立;“思想中的现实”:政治哲学的兴起[N];学习时报;2009年
3 李海青 赵玉洁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政治哲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建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范素;“政治哲学”是如何可能的[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王洪波;阅读伯林的十年[N];中华读书报;2011年
6 王新生;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亟待推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霍伟岸(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美德抑或权利?[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8 张继清;认识“坏世界”与建设“好世界”[N];中华读书报;2010年
9 姚润皋;简评《权力论——合法性合理性研究》[N];光明日报;2008年
10 记者 郑向鹏;纵论中国古代政治哲学[N];深圳特区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向英;论政治哲学中的道德预设[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锋;朱熹政治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文长春;逻辑在先的个人权利[D];吉林大学;2006年
4 齐宝江;政治公平与和谐社会[D];吉林大学;2008年
5 邓玉函;政治平等的理论探析与现代构建[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6 余友辉;西塞罗修辞性政治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靳松;个人、政府与社会[D];复旦大学;2007年
8 李素艳;从宏观政治到微观政治[D];吉林大学;2008年
9 冯松涛;政治哲学视野中的政体[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10 王海成;黄老学派的政治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意;托尼政治哲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文静;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之比较[D];安徽大学;2012年
3 王锦;晚唐道家政治哲学思想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4 王磊;马克思政治哲学视域下的和谐社会建设[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5 田杨;桑德尔政治哲学及其伦理探析[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尹娜;康德政治哲学探究[D];安徽大学;2003年
7 黄勇;政治哲学视域中的身份符号[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2年
8 马俊峰;真正的政治:回答一种生活方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仇小敏;政治无道德及其反思[D];湘潭大学;2003年
10 道希;从《经验及其模式》论欧克肖特政治哲学的基础[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在自然与历史之间:“自然状态”与现代政治理解的历史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68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316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