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逆向选择、利益博弈与政策执行阻滞

发布时间:2017-04-20 08:00

  本文关键词:逆向选择、利益博弈与政策执行阻滞,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长期以来,政策执行阻滞始终是困扰公共政策研究和实际政策执行的重要因素。文章引入信息经济学中"逆向选择"的概念和理论,基于博弈论的视角,将逆向选择、利益博弈与政策执行相结合,认为政策执行过程是一个典型的委托-代理模型,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不相容的条件下,政策执行主体和政策目标群体基于自身利益的博弈行为产生的逆向选择,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政策的忠实执行,进而导致政策执行阻滞。在理论分析和理论结论的基础上,结合政策执行的特点,提出了防范政策执行逆向选择、改善政策执行阻滞的相应建议。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逆向选择 利益博弈 信息不对称 政策执行阻滞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ECT06062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273066)
【分类号】:D035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作为一个典型的委托-代理模型,已成为公共政策研究领域的基本共识,以委托-代理理论研究公共政策执行的研究成果,基本上都是将政策制定主体视为委托人,将政策执行主体视为代理人,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前提,对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委托-代理困境进行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付晓光;张立强;程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解读[J];农民文摘;2006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官庆;工程设计保险的逆向选择问题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2 项勇,陶学明;基于寻租理论的工程监理博弈行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3 张盖艺,谭大璐,尹健;低价中标法中“标价—中标概率”模型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5期

4 杨岑;彭盈;陈玉水;;招投标中的博弈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5 项勇;任宏;;建设工程项目监理过程中寻租博弈行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6 项勇;陶学明;王永强;;不对称信息下建设项目委托代理激励机制理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7 杨太华;郑庆华;;建设工程中质检站、监理机构和承包商寻租行为的博弈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8 阳霞;周文峰;;代建项目双层委托代理模型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9 汤俪瑾;;论政府诚信[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万可,汤卫君;头垄断厂家产品定价中的博弈论问题———兼评我国彩电行业价格大战[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建;;委托代理模型下国有煤矿经理激励机制设计[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何历宇;;《理想国》中的灵魂论与西方政治走向[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三)[C];2007年

3 邵道生;;反腐败为何如此艰难?——兼论社会剧变期的中国腐败原因[A];论法治反腐——“反腐败法制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姜明安;;正当法律程序:扼制腐败的屏障[A];论法治反腐——“反腐败法制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周光辉;彭斌;;认真对待共和国——关于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的思考[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6 黎秀蓉;;制度是博弈的结果:国家理论[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7 王礼鑫;;激励与约束制度重建中的“改革徘徊”——以北大人事制度改革为个案的研究[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8 罗必良;;合作机理、交易对象与制度绩效——温氏集团与长青水果场的比较研究[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9 郝建臻;;中国高校反腐机制建设刍议[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郝建臻;;干部作风建设的法理学解读[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翔宇;公司型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平英;产业组织结构与农产品质量管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马晓丽;我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刘家国;基于突发事件风险的供应链利益分配与行为决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杨皎平;产业集群特性要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10 刘嘉莹;第三方逆向物流系统构建及其运行优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于大伟;我国转基因种子市场规制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雄;土地使用权征用法经济学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舒;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林敏;社会医疗保险道德风险分析及其控制对策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8 叶宗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型私营企业诚信问题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同祯;量能课税原则法律地位探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王凌艳;我国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法规制的思考[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志亮;顾水水;;新公共管理运动下我国行政改革成效分析[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陶俊峰;张玉恒;;公司股东查阅权的行使及正当目的限制[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3 李学海;;论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庄士成;;我国信访“困境”的制度成因——一个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J];政治与法律;2011年08期

5 张自力;;现代医患关系中的信息博弈分析[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6 吴鹏;严凤雅;;地方政府合作中的利益博弈和机制创新[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刘利敏;;影响政府公信力的要素及提升途径[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商红明;;信息、博弈与农民工权益保障[J];河北法学;2011年07期

9 张刚;李超;;我国城市房屋拆迁制度的反思及完善——基于利益机制视角的分析[J];建筑经济;2011年07期

10 张晓芬;王沙骋;滕娇春;;国防采办信息交流的博弈分析[J];情报杂志;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春慧;;信息不对称与农产品市场发育:来自食品市场的经验证据[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蔡美娟;;中职学校招生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龙勇;刘广振;;信息不对称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影响及企业融资选择[A];第七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范元伟;;国家助学贷款的校际差异性分析——来自上海部分高校的经验证据[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于航;马维忠;;探讨应对信息经济的物流管理新模式[A];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郭梅亮;徐璋勇;;转型时期农村非正规金融生成逻辑的理论分析:一个比较的视角——兼对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现象的解释[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董利红;;论B2C市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根源[A];信息经济与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程睿;王华;;公司透明度与市场信息不对称——基于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经验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9 刘华涛;;论公众知情权与政府规制[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廖文梅;彭泰中;;信息的不对称与农产品初级市场交易风险分析[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凯;市场调节比“信息不对称”管用[N];证券时报;2007年

2 康建;信息不对称导致医患纠纷有增无减[N];江苏经济报;2004年

3 王铁 李梅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曲阜师范大学资源与规划学院;信息不对称与旅游诚信体系建设[N];中国旅游报;2006年

4 记者 王晶 实习生 谭倩婷;谁该为信息不对称负责[N];湖北日报;2006年

5 张元端;“信息不对称”与楼市纠纷[N];北京日报;2004年

6 陈文冬;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保险信息不对称难题[N];中国保险报;2010年

7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尹志浩 钱永忠;矫正信息不对称 增强消费信任度[N];农民日报;2009年

8 孙立平;中国进入利益博弈时代[N];经济观察报;2005年

9 丁昌东;改善信息不对称提高认证有效性[N];中国质量报;2006年

10 肖建国;破解信息不对称[N];中华合作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运河;山东省绿色农业评价、预警体系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2 曾鸿志;信息不对称与公司融资政策[D];天津大学;2005年

3 张翔;医疗服务过程中医患非对称信息及互动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许清正;我国农村金融供给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胡红星;中小企业信贷配给机制的系统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6 张程睿;中国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7 孙小燕;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成因与治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8 陈欣;公立医院激励约束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9 贺向明;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0 胡海波;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明航;反保险欺诈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牛凤梅;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金融契约[D];吉林大学;2005年

3 杨眉;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次品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4 宋伟;民营科技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5 周晓敏;我国保险市场主体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顾力;我国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罗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现代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规避的博弈分析[D];湖南大学;2005年

8 苏芳荔;B2C电子商务活动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蕾;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营销风险的防范[D];吉林大学;2005年

10 章智;信用衍生产品交易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逆向选择、利益博弈与政策执行阻滞,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82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3182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7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