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构建和走向文明: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断想
发布时间:2021-06-07 14:08
一般而言,话语的形成受到社会语境的影响,由此,中国话语形成了三个特点:一是语词涵容性,所谓一词多义;二是体悟方式,即中国话语的表达往往需要深层的理解和感悟;三是比类逻辑。这些特点导致了中国话语与西方话语的语境差异预设在先,难以弥合。虽然如此,中国文化与世界各个文明在基本理念方面却有相通之处,这就为中国话语与世界文明的沟通提供了津梁。同时,中国政治思想史之中国话语构建必须在中华文化与现代化社会政治价值互动和交融的过程中达成。中国政治思想能够走向世界,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就需要具有共同的现代化社会语境。因此,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需要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融合现代政治理念,由此开通走向世界的唯一路径。
【文章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2019,(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话语受到社会语境的制约
二、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中国话语”构建
三、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走向世界的唯一路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福柯的“话语与权力”及其传播学意义[J]. 朱振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09)
本文编号:3216722
【文章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2019,(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话语受到社会语境的制约
二、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中国话语”构建
三、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走向世界的唯一路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福柯的“话语与权力”及其传播学意义[J]. 朱振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09)
本文编号:32167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3216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