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动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8 05:56
预防腐败的根本在于从源头控制腐败行为的发生,而腐败行为的发生离不开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心理因素的影响。从宏观角度来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种因素是产生腐败行为的外在因素,而腐败行为产生的真正内在因素是腐败动机,并且动机是腐败行为产生的直接影响因素,因此,对腐败动机的研究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是计划行为理论和经济学理论。计划行为理论认为行为动机是影响行为最直接的因素,行为动机反过来受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同时,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腐败动机发生机制,腐败成本、收益和发现概率是腐败动机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两个理论的结合,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此进行验证。通过相关理论的文献回顾,本文设计了腐败动机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使用了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对腐败动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终的研究结果显示:腐败成本、腐败收益、腐败机会和腐败态度是产生腐败动机的四个重要维度。最后使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这四个因素对腐败动机的影响,,并最终构建了腐败动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据此提出了治理腐败的相关对策。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流程
1.4 研究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腐败内涵界定
2.2 腐败实证研究的方法和成果
2.2.1 腐败实证研究方法
2.2.2 腐败成因实证研究
2.2.3 腐败实证研究特点
2.3 腐败动机内涵和特征
2.3.1 动机概述
2.3.2 腐败动机概述
2.4 计划行为理论
2.4.1 理性行为理论
2.4.2 计划行为理论
2.5 腐败动机的经济学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理论研究模型
3.1 研究模型
3.2 研究假设
3.2.1 腐败收益
3.2.2 腐败成本
3.2.3 腐败机会
3.2.4 腐败态度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方法
4.1 样本设计方法
4.1.1 问卷设计方法
4.1.2 问卷结构
4.1.3 研究对象和样本选择
4.1.4 问卷预测试
4.1.5 问卷的正式方法和回收
4.2 分析方法
4.2.1 描述性统计
4.2.2 信度分析
4.2.3 效度分析
4.2.4 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据统计和结果分析
5.1 样本统计
5.1.1 人口统计变量分析
5.1.2 调查对象对腐败态度的统计分析
5.2 问卷效度与信度检验
5.2.1 探索性因子分析
5.2.2 各量表探索性因子分析
5.2.3 效度分析
5.2.4 信度分析
5.3 模型验证和结论
5.3.1 数据拟合及模型
5.3.2 假设验证
5.3.3 主要结论
第6章 总结
6.1 结论总结及政策建议
6.1.1 主要结论
6.1.2 政策建议
6.2 研究存在的不足
6.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腐败动机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腐败:中国最大的社会污染[J]. 胡鞍钢. 中国改革. 2001(04)
[2]行政集权·官僚政治·腐败——兼对当前中国政治社会中腐败现象的再思考[J]. 丁峰.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98(06)
[3]寻求定义: 政治的生命力和腐败问题[J]. 迈克尔·约翰斯顿.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1997(03)
[4]立法机构的贪污与议会关键作用的发挥[J]. 加里·科普兰. 检察理论研究. 1996(01)
[5]腐败行为的基本特征和腐败范畴的界定[J]. 田心铭. 内部文稿. 1995(10)
[6]论勒温心理学中的动力[J]. 申荷永. 心理学报. 1991(03)
本文编号:3349331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流程
1.4 研究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腐败内涵界定
2.2 腐败实证研究的方法和成果
2.2.1 腐败实证研究方法
2.2.2 腐败成因实证研究
2.2.3 腐败实证研究特点
2.3 腐败动机内涵和特征
2.3.1 动机概述
2.3.2 腐败动机概述
2.4 计划行为理论
2.4.1 理性行为理论
2.4.2 计划行为理论
2.5 腐败动机的经济学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理论研究模型
3.1 研究模型
3.2 研究假设
3.2.1 腐败收益
3.2.2 腐败成本
3.2.3 腐败机会
3.2.4 腐败态度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方法
4.1 样本设计方法
4.1.1 问卷设计方法
4.1.2 问卷结构
4.1.3 研究对象和样本选择
4.1.4 问卷预测试
4.1.5 问卷的正式方法和回收
4.2 分析方法
4.2.1 描述性统计
4.2.2 信度分析
4.2.3 效度分析
4.2.4 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据统计和结果分析
5.1 样本统计
5.1.1 人口统计变量分析
5.1.2 调查对象对腐败态度的统计分析
5.2 问卷效度与信度检验
5.2.1 探索性因子分析
5.2.2 各量表探索性因子分析
5.2.3 效度分析
5.2.4 信度分析
5.3 模型验证和结论
5.3.1 数据拟合及模型
5.3.2 假设验证
5.3.3 主要结论
第6章 总结
6.1 结论总结及政策建议
6.1.1 主要结论
6.1.2 政策建议
6.2 研究存在的不足
6.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腐败动机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腐败:中国最大的社会污染[J]. 胡鞍钢. 中国改革. 2001(04)
[2]行政集权·官僚政治·腐败——兼对当前中国政治社会中腐败现象的再思考[J]. 丁峰.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98(06)
[3]寻求定义: 政治的生命力和腐败问题[J]. 迈克尔·约翰斯顿.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1997(03)
[4]立法机构的贪污与议会关键作用的发挥[J]. 加里·科普兰. 检察理论研究. 1996(01)
[5]腐败行为的基本特征和腐败范畴的界定[J]. 田心铭. 内部文稿. 1995(10)
[6]论勒温心理学中的动力[J]. 申荷永. 心理学报. 1991(03)
本文编号:3349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3349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