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传统的民族主义——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一个面向
发布时间:2021-08-25 06:14
中国思想史研究名家韦政通先生认为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反传统文化的,由此导致了它丧失内聚的动力。这个观点一半正确,一半错误。由于中国现代思想史上进化论的巨大影响,凡旧的多被认为是没有价值的,中国的民族主义也染上了反传统的特色。但是,严格地说,中国的部分民族主义者所反的传统是试图成为常道的传统,而不是在现代性的刺激之下做出更新的传统。中国的反传统的民族主义也没有丧失内聚的动力,因为它还有其他目的因作为凝聚的粘合剂,比如富强和文明;而且,对现代政治原则的肯定和对新文化的创造也能成为内聚的动力。另外,现代的民族主义也是包含着自尊、自豪、愤恨等情感、精神的民族价值的;同时,由于文化本身的多元性,对某个传统文化的批评未必意味着颠覆所有的传统;文化是发展的,新的文化也能成为认同的标志:由此,反传统文化的民族主义还是民族主义的。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41(01)CSSCI
【文章页数】: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观念史何为?[J]. 高瑞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2]从寻求富强到文明自觉——清末民初强国梦的历史嬗变[J]. 许纪霖.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3]器道升替:中国近代进化论的历程[J]. 陈卫平. 学术界. 1997(01)
[4]晚清国粹派的文化哲学思想平议[J]. 周德丰. 南开学报. 1996(04)
本文编号:3361565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41(01)CSSCI
【文章页数】: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观念史何为?[J]. 高瑞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2]从寻求富强到文明自觉——清末民初强国梦的历史嬗变[J]. 许纪霖.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3]器道升替:中国近代进化论的历程[J]. 陈卫平. 学术界. 1997(01)
[4]晚清国粹派的文化哲学思想平议[J]. 周德丰. 南开学报. 1996(04)
本文编号:33615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3361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