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王道政治析论
发布时间:2021-08-26 04:01
在儒家传统政治哲学中,君民关系的处理一直是核心问题。董仲舒在这一问题上继承了先秦的"重民"思想,同时发展了荀子"重君"的观念。也就是说,董仲舒一方面有着"民本"思想,另一方面又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其"尊君""贵君"的观点,但总体上是"君先民后"的价值论断,并在君、民之外悬设了"天",贯通以天人之间的感应,在理论上解决了君民之间的紧张关系。一言蔽之,其全部内容及其意义容纳于"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这一命题之中,而将君民关系的处理归摄于"天道"之下,即要求君王遵循天道,实行仁道,最终达于君民之"和"。
【文章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47(04)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君”“民”之义解
二、君先民后关系论
三、君民观之下“天”的独特意义
四、君民之和的构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孟荀之外的第三条儒学进路[J]. 任剑涛.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2]董仲舒“德莫大于和”思想探析[J]. 肖群忠,霍艳云. 伦理学研究. 2017(04)
[3]前期儒家君民关系论[J]. 龙承海. 求索. 2009(07)
本文编号:3363503
【文章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47(04)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君”“民”之义解
二、君先民后关系论
三、君民观之下“天”的独特意义
四、君民之和的构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孟荀之外的第三条儒学进路[J]. 任剑涛.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2]董仲舒“德莫大于和”思想探析[J]. 肖群忠,霍艳云. 伦理学研究. 2017(04)
[3]前期儒家君民关系论[J]. 龙承海. 求索. 2009(07)
本文编号:33635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3363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