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超越正义:论西方政治思想中的宽恕问题

发布时间:2021-09-19 12:16
  在一些西方政治思想家看来,宽恕是政治社会的本质,是人类从暴力社会走向政治共同体的基础。但是随着公共领域被私人领域的不断侵蚀,带有强烈道德关怀、与共同体休戚相关的宽恕理念在市民社会中日渐没落。尤其是现代社会以来,世界性战争和地区大屠杀事件深深刺痛了每个人的内心,现代性危机仍弥漫在世界各个角落,二战中集中营犹太幸存者维森塔尔提出的问题,将一个哲学、伦理、心理上都难以解决的问题摆在世人而前:宽恕,还是不宽恕?如何才能避免种族屠杀的再次发生,如何才能抚平心灵的创伤,宽恕的价值值得我们去挖掘。先哲已为我们打开了思想的大门,南非的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也许为宽恕的政治实践提供了范本。本文的写作脉络是:首先梳理前人关于宽恕的理念,然后论述宽恕的来源及其意义,以及对正义的超越,最后是从卢旺达和南非的政治实践中了解宽恕对现实社会的重要意义。面对政治社会发展的种种未知,面对暴力悲剧可能的重演,笔者认为,没有宽恕将没有未来。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研究目的和过程
    2、研究方法
    3、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宽恕问题的发端
    2、宽恕问题的主要理论
    3、宽恕问题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 宽恕的政治根源
    1、伦理政治学
    2、宗教的爱与宽恕
    3、康德:善的意志
    4、德里达:超伦理的伦理
    5、阿伦特的宽恕概念
第四章 宽恕的政治意涵
第五章 超越了正义的宽恕
    1、正义观
    2、超越了正义的宽恕
    3、宽恕的反现代性
第六章 宽恕与和解:崩溃社会的重建
    1、卢旺达悲剧
    2、真相与和解
    3、趋向一种和解文化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和谐社会视阈看孟子“仁爱”观的现代价值[J]. 代海燕,艾志强.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2]托马斯·阿奎那神学伦理学三题[J]. 丛连军.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2)
[3]政治暴力与政治哲学[J]. 李义天.  中国图书评论. 2010(11)
[4]最大最小化原则:功利主义和公平的社会契约[J]. 高东茁.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5]汉娜·阿伦特关于“恶”的理论[J]. 刘英.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03)
[6]友爱是通往幸福之路——亚里士多德友爱论探析[J]. 杨丹.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4)
[7]从德性义务理解“人是目的”的道德律令[J]. 陈旭东,汪行福.  山东社会科学. 2008(07)
[8]康德论述根本恶的三重维度及其矛盾[J]. 白文君.  伦理学研究. 2007(03)
[9]十周年后再析卢旺达“种族”大屠杀[J]. 刘海方.  西亚非洲. 2004(03)
[10]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及其影响[J]. 朱明忠.  南亚研究. 2002(02)



本文编号:34015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34015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6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