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林对“两种自由概念”的论证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21-11-20 04:34
伯林1958年到哈佛大学的就职演讲《两种自由概念》被认为是为英语世界政治哲学的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无论是批评者还是赞美者都把伯林对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的区分看作是讨论政治自由意义和价值的起点,而且至今仍然是政治哲学领域影响深刻而又广泛的文本之一。伯林“两种自由概念”不仅对自由作了作了革命性的划分,即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为后人评判自由树立了一种全新模式,还极力推崇价值的多元主义,以期为“消极自由”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在伯林看来,消极自由是一个不受外在力量干涉的私人领域,而积极自由意味着自我控制和自我实现。它们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两种自由概念存在逻辑层次之别;在历史现实和思维逻辑上,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都有可能被滥用,而支撑伯林自由主义理论的是其价值多元论。导论部分主要是在国内外伯林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论证了伯林始终致力于捍卫自由主义原则的有效性,进而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基本理路。第一章主要解释伯林自由概念划分的时代背景,通过对“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两种概念的哲学分析,论证伯林两种自由的真实内涵;论证伯林的两种自由观都有可能被滥用从而堕落为自由的反面。第二章主要通过分析“两种自由概念”几重关系,一...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导论
第一章 两种自由的概念
一、自由概念的时代背景及其思想来源
二、关于消极自由
三、关于积极自由
第二章 "两种自由概念"几重关系的分析
一、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区分
二、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调适: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
三、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与一元论和多元论的关联
第三章 伯林自由主义思想的独特性及内在张力
一、伯林自由主义思想的独特性
二、伯林自由主义思想的内在张力
第四章 伯林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
一、伯林的价值多元论思想瓦解了西方文明的根基,即理性主义一元论
二、伯林开辟了多元主义的思想道路和推动了多元主义的思考方式
三、伯林两种自由理论对我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破牢而出抑或画地为牢——浅议伯林的自由观[J]. 郑涛.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2]多元论与自由:伯林反启蒙的自由主义思想研究[J]. 蒋柳萍,王邦佐. 江西社会科学. 2006(01)
[3]面对多元价值冲突的困境——伯林论题的再考察[J]. 刘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6)
[4]伯林自由观批判[J]. 邓晓芒. 社会科学论坛. 2005(10)
[5]论消极自由理论的发展——从本杰明·贡斯当到以赛亚·伯林[J]. 张德怀,邓春梅.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5)
[6]论伯林的自由观——从两种自由概念谈起[J]. 邓春梅.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5(04)
[7]试论伯林的悲剧观[J]. 刘明贤. 学海. 2005(03)
[8]论以赛亚·伯林的自由主义与价值多元主义的内在张力[J]. 廖阔.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9]伯林的两种自由概念探析[J]. 刘明贤. 哲学动态. 2004(09)
[10]以观念制约观念——伯林《自由四论》及其自由主义研究[J]. 殷冬水,曾水英.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4(05)
本文编号:3506576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导论
第一章 两种自由的概念
一、自由概念的时代背景及其思想来源
二、关于消极自由
三、关于积极自由
第二章 "两种自由概念"几重关系的分析
一、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区分
二、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调适: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
三、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与一元论和多元论的关联
第三章 伯林自由主义思想的独特性及内在张力
一、伯林自由主义思想的独特性
二、伯林自由主义思想的内在张力
第四章 伯林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
一、伯林的价值多元论思想瓦解了西方文明的根基,即理性主义一元论
二、伯林开辟了多元主义的思想道路和推动了多元主义的思考方式
三、伯林两种自由理论对我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破牢而出抑或画地为牢——浅议伯林的自由观[J]. 郑涛.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2]多元论与自由:伯林反启蒙的自由主义思想研究[J]. 蒋柳萍,王邦佐. 江西社会科学. 2006(01)
[3]面对多元价值冲突的困境——伯林论题的再考察[J]. 刘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6)
[4]伯林自由观批判[J]. 邓晓芒. 社会科学论坛. 2005(10)
[5]论消极自由理论的发展——从本杰明·贡斯当到以赛亚·伯林[J]. 张德怀,邓春梅.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5)
[6]论伯林的自由观——从两种自由概念谈起[J]. 邓春梅.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5(04)
[7]试论伯林的悲剧观[J]. 刘明贤. 学海. 2005(03)
[8]论以赛亚·伯林的自由主义与价值多元主义的内在张力[J]. 廖阔.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9]伯林的两种自由概念探析[J]. 刘明贤. 哲学动态. 2004(09)
[10]以观念制约观念——伯林《自由四论》及其自由主义研究[J]. 殷冬水,曾水英.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4(05)
本文编号:35065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3506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