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体评估: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路径选择及理论建构
本文关键词:异体评估: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路径选择及理论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工作在经历了十年的快速发展以后,最近有陷入评估困境的趋势。同体评估是困局之源,其解决需要在理论层面有所突破。从评估对象界定切入,对政府绩效评估的性质进行分析,提出及解释了"管理评估"和"治理评估"两个范式,并尝试提出了"异体评估"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以人大为主导的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结构的理论框架。基于人大的异体评估路径切合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内涵及其肇兴的体制改革诉求,有望建立起适合中国实际的政府绩效评估动力机制,进一步释放评估活力。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政府绩效评估 “治理评估” “异体评估” 人民代表大会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异体评估’和结构方程模型(SEM)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1YJC81001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种子基金项目“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创新与体系重构”(项目编号:N100414003)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政府治理模式研究”(项目编号:08JZD001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35.1
【正文快照】: 引言政府绩效评估近十年来在我国被普遍重视并迅速形成研究热点。在方兴未艾的评估热潮中,各地方政府创新举措不断,出现了多种评估模式。但无可回避的现实是,这些实践模式大都内含了一个共性特征:评估活动由政府系统内部主导而形成一种“封闭评估”。评估主体过于单一的内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共荣;曾峻;;企业绩效评价主体的演进及其对绩效评价的影响[J];会计研究;2005年04期
2 邱法宗;张霁星;;关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系统构建的几个问题[J];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少岩;东北振兴中的"项目怪圈"与政府转型[J];长白学刊;2004年06期
2 郭小聪,聂勇浩;行政伦理:降低行政官员道德风险的有效途径[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3 李建强;证券基金参与治理──改革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途径[J];财经科学;2000年S1期
4 金成晓;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问题再探讨——兼论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J];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05期
5 张先治;甄红线;;基于价值的公司治理——股东价值与利益相关者价值的比较[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6期
6 王润俊,马丽波;美、日公司治理结构的比较及其对我国企业改革的借鉴[J];财经问题研究;1999年01期
7 陆维杰;转轨时期国有企业的代理成本问题[J];财经研究;1998年07期
8 王志强;国企改革——外部环境与代理成本[J];财经研究;1998年08期
9 刘先兵;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中控制权的新思考[J];财贸研究;2002年04期
10 张金标;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经济学分析[J];财贸研究;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盖斌;;水电站水库移民补偿研究[A];乌蒙论坛[C];2006年
2 宋冬林;徐怀礼;;治理效率:一个深化公司治理的新视角[A];国有经济论丛2002——“加入WTO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方军雄;;所有制与经营绩效之谜:政策优势还是管理优势?[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4 刘海萍;;近年来政府绩效评估研究综述[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军林;;声誉、控制权与博弈均衡——一个关于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博弈分析框架[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龚志民;杨东华;;有效防治“内部人控制”的博弈分析[A];第十二次资本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中建;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邓汉慧;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与利益取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喻新强;国有经济主导地位与控制力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4 李晓伟;风险投资治理的博弈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5 胡延华;引入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6 徐晓阳;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D];厦门大学;2001年
7 夏先良;知识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李双杰;企业绩效评估和效率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李曦辉;国有企业与产业竞争力[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朱筠笙;公司控制权转让的效率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玮;家族式企业治理结构的分析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2 童睿;产权多元化和老工业基地振兴[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万雪芹;企业并购的制度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代吉林;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研究与构想[D];暨南大学;2000年
5 张良悦;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6 唐国植;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研究[D];广西大学;2001年
7 姚禹;中国国有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经济绩效与制度变迁[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8 关晓红;人民币汇率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9 李杰义;产权理论与金融企业制度的产权分析[D];中南林学院;2001年
10 王焕英;中国保险业风险的防范与控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朝霞;关于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的研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0年05期
2 黎国智,冯小琴;人大对法院个案监督的反向思考[J];法学;2000年05期
3 王化成,刘俊勇;企业业绩评价模式研究——兼论中国企业业绩评价模式选择[J];管理世界;2004年04期
4 臧乃康;政府绩效的复合概念与评估机制[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朱国玮,黄s,
本文编号:3703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370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