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治理理论及其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
本文关键词:公共治理理论及其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传统的政府处于全能型地位,权力高度集中并管理一切公共事务。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对纷杂的公共事务,全能型政府越发显得力不从心。在公共治理理论中,治理主体多元化为政府治理公共事务找到了新的方向,即在处理一般性公共事务中,政府与其他主体之间不再是单纯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而是应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政府与其他治理主体通过采取承包、谈判以及协作等方式,共同完成对公共事务的治理。由此可见,在公共治理中,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是不可避免的。法治政府是较为理想的转变模式。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公共治理 法治政府 法律地位 治理模式 治理理论 公共事务 国家行政机关 高度集中 治理主体 行政管理
【基金】:湖南省社科规划项目(06YB6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D035.1
【正文快照】: 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治理”理论成了当今西方学界最流行的理论之一。公共治理打出“良好治理”的旗帜,旨在重新探索政府对社会公共事物的管理模式。它抛弃传统公共行政的垄断和强制性质,强调政府、企业、团体和个人的共同作用,充分挖掘政府以外的各种管理和统治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育玮;;“法制”与“法治”概念分析[J];学术交流;1987年06期
2 王启富;对“法制与法治”之我见[J];政法论坛;1993年05期
3 ;市场经济需要加强法治──访北京大学副教授、行政法专家姜明安[J];中国公务员杂志;1994年08期
4 包万超;行政法治:精神及制度[J];政府法制;1996年04期
5 周成新;依法治国需要建立法治政府[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7年02期
6 黄学贤,蒋国锦;简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政府》[J];政治与法律;1997年06期
7 李珍刚;第七次机构改革———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S1期
8 毛寿龙;中国政府的法治化进程[J];了望;1998年49期
9 姜明安;21世纪中国行政法的任务凝想[J];行政法学研究;1998年04期
10 周肇光;加强法制建设与安徽经济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邰建民;;依法治国及相关问题的思考[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邰建民;;依法治国及相关问题的思考[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3 许法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基石——邓小平依法治国方略述论[A];浙江省暨华东六省一市党史系统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4 杨鸿台;;论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内涵、机制及其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关系[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上海现代化理论研讨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3年
5 侯维俊;;国有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初探[A];治理结构与风险防范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侯维俊;;国有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初探[A];治理结构与风险防范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陈国营;陈宇峰;;哈耶克的政府失灵与公共治理理念及其启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8 郭正林;;公共治理导向的城市管理体制创新[A];第二届中国地方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朱德米;;网络状公共治理:合作与共治[A];第二届中国地方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刘亚荣;;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条件分析[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进;试论信息时代的税收管理变革[N];中国税务报;2000年
2 余晖;行业协会的生存基础[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3 秦宣;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主要措施[N];光明日报;2002年
4 张志强 张晋武;建设诚信政府的思考[N];河北经济日报;2002年
5 ;陈良宇市长在人代会闭幕式上的讲话[N];解放日报;2002年
6 张正耀;政府职能:从“管制型”到“服务型”[N];安徽日报;2003年
7 记者 孙玉山 周暹;北京要成为对资金技术人才最有吸引力的地方[N];北京日报;2003年
8 记者李健;奋发有为 要用最高标准工作 只争朝夕 确保走在全国前列[N];北京日报;2003年
9 记者孙玉山徐飞鹏;总结实事求是 经验弥足珍贵 目标催人奋进[N];北京日报;2003年
10 记者刘扬;境内外媒体和驻华使馆高度关注[N];北京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世华;公共治理视角下的中国政府改革[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2 徐菁;论公司法的边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3 王平;城市信息化与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林志鹏;我国公共决策制度创新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蔡志强;价值变迁与治理成长[D];复旦大学;2005年
6 何士青;以人为本与法治政府建设[D];武汉大学;2005年
7 尤光付;县政府行政监督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马敬仁;政府新论[D];吉林大学;2006年
9 周汝永;民族地区公共治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霍晓英;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雅琳;加入WTO后我国的依法行政问题[D];四川大学;2002年
2 邵文娟;中国法治化制约因素的理性思考[D];郑州大学;2003年
3 雍天荣;市场秩序监管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周婷婷;论WTO与中国行政立法[D];湘潭大学;2003年
5 刘丽;WTO与中国行政法治若干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6 石文雅;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7 郭亚华;中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曾小龙;非营利组织的优势及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杨慧;论我国行业协会的社会功能——以公共治理理论为研究工具[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小波;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下预算会计改革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公共治理理论及其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5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395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