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集体行动理论化系谱:从社会运动理论到抗争政治理论

发布时间:2017-05-31 14:15

  本文关键词:集体行动理论化系谱:从社会运动理论到抗争政治理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文章简要地描述了国际学术界在过去几十年中有关集体行动的研究成果,并对主要性理论进行评价。集体行动的理论发展主要经历了三大阶段:社会运动、革命和抗争政治,并形成了庞大的社会运动理论、革命理论和抗争政治理论。这些理论在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之间存在着很强的进化色彩,后一种理论的发展是针对前一种理论存在的缺陷而进行的。从社会运动理论、革命理论到抗争政治理论代表着集体行动理论的研究成就和发展趋势,反映了国际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旨趣。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集体行动理论 社会运动 抗争政治 政治理论 革命理论 革命形势 意识形态 运动理论 相对剥夺感 国际学术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06JA810010)
【分类号】:D082
【正文快照】: 社会抗争行为是所有社会类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任何政治制度类型所难以避免的现象,它与人类共同体的生活朝夕相处、相伴相随。社会抗争与人类社会的这种共生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人们想知道,人类的集体行为究竟根源于哪里?它们的发生与发展有什么内在规律吗?我们应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文;西方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讨论[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5期

2 平;法国创办新杂志《非洲政治》[J];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02期

3 藤井升三,金德泉;列宁对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评价[J];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10期

4 E.茹科夫,李君锦;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J];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10期

5 N.布利斯 ,S.奥林 ,朱小红;美国乌托邦社会主义[J];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10期

6 魏章玲;美国社会学协会第176届年会见闻[J];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12期

7 李珂;莱比锡历史学家讨论会[J];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12期

8 辛仲勤 ,薛汉伟;再谈马克思的不断革命论——答徐经泽同志[J];文史哲;1981年03期

9 贾春峰;试论毛泽东同志对历史唯物论的贡献[J];哲学研究;1982年06期

10 何一成,方小年;试论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特点[J];社会科学;198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天瑜;;“革命”“共和”:近代政治中坚概念的形成[A];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1年

2 何兴华;;管治思想对改进城市规划管理的启示[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汪诚国;;瞿秋白的生命观[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4 程美东;;毛泽东思想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新整合[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常宗虎;;中国政府社会管理论纲[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6 吕宏强;;政府社会管理的前提及面临的问题[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7 刘继同;;生态运动与绿色主义福利思想:生态健康科学与新型公共卫生框架[A];生态健康与科学发展观——首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文集[C];2004年

8 曹守和;赵玉梅;;中国人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认知初探[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9 王宏维;;论社会性别概念对唯物史观的推进(提纲)[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卢天赐;;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A];广西农村经营机制创新与国际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余定良;拉美世界反帝大会落幕[N];人民日报;2000年

2 岳麓山 通讯员 袁晓江;坚持“三个代表”必须坚定理想信念[N];深圳商报;2000年

3 ;“范式”死了[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4 本报驻贝尔格莱德记者 韩显阳;“慢餐”与传统文化[N];光明日报;2001年

5 刘泽华;开展思想与社会互动的整体研究[N];光明日报;2001年

6 朱汉民;动力与秩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资源[N];社会科学报;2001年

7 潘锦棠;我看“社会性别理论”及其流行[N];中国妇女报;2002年

8 谭少容;何为“慢餐运动”[N];光明日报;2002年

9 俞可平;全球治理的要素[N];河南日报;2002年

10 记者林峰;尼领导人会见中共代表团[N];人民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蓝海涛;国际农业贸易制度与中国农业政策调整[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2 宋桂英;晚清山东团练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池大红;俄苏文学在中国的两副镜像[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继亮;历史街区更新改造探讨[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2 孙双琴;转型期集团腐败的表现、成因及其防治[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3 郑广祥;科学的价值审视——科学的价值中立及价值负载[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佩媛;城市下层利益表达中的行动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童贵文;从责任保险看侵权法的危机与发展趋势[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6 黄晶;从女权主义角度看美国节育运动的发展[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7 乔士华;从社会动员到意义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正伦;美国二十年代性解放成因:文化唯物主义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9 刘新莉;试论民族主义发展中载体的功能及其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艾洁;社会事件中环境非政府组织的社会资本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集体行动理论化系谱:从社会运动理论到抗争政治理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97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4097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5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