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鹿博弈的原初状态建构及其推论
发布时间:2017-07-05 18:34
本文关键词:猎鹿博弈的原初状态建构及其推论
【摘要】:原初状态作为关键的政治哲学概念,因其经常被作为论述的起点,或理论之基石,一直是个被重点关照的话题。它的意义已经不仅仅限于在其理论本身的地位,而且通过比较这些作为讨论工具的不同哲学体系的同一命题,我们还能够据此发掘出它们共同的一些短板,以及理论所面临的弱实证性等种种困境,继而借助本文提出的一个博弈论认识工具,将自然状态简述为一个交互理性中的猎鹿博弈,梳理出的政治哲学论点,将体现在区别于以往的共同体与个人权利观,正义观等等。而本文所谓的博弈论,是作为一个已经成形的泛学科工具加以运用的,它的交互特点和中立属性,为其能够承载一种原初状态,准备优势的条件。 本文遵照一般的逻辑推论方法,将文章分为四个主要章节。第一个章节的主要内容是阐述一个总体的原因,即为何需要引入猎鹿博弈的讨论工具,又为什么就偏偏是这样的讨论工具。主要脉络将从对自然状态的比较和论述中,得出它们所面临的困境,诸如“所指的随意性”等等。然后就这个问题,阐释它如果能被解决,需要增强怎样的条件,而这些原初状态的条件能否被博弈理论工具所满足。第二个章节将紧承前面提出的问题,运用政治哲学的基本范畴,详细介绍新工具及猎鹿博弈原初状态的主要内容,从孤立和合作,分析其基本属性。另一方面还将强调其交互理性认识论下提供的主体,与以往主体所具备的不同,即以抽象稳定的数理关系,阐释和补充政治哲学的原初预设。基于这一点,对于减少由于语境变化下对概念的滥用,特别是在弥补政治哲学概念常见的历时方面的缺憾,它具有一定的意义。随后的第三个章节作为提出的内容是前面两章的拓展,即猎鹿博弈会在事实上形成一种稳定的“共同体”关系,但这种猎鹿博弈视野下的共同体关系,是通过可见的策略扩散与保守而形成,区别于过去的伦理共同体。继而,从这个共同体事实,对大共同体本位与权力,个人本位与权利这两对重要的政治哲学概念,进行重新的梳理,指出其预设的缺陷与不足。最后一个章节最终将猎鹿博弈的合法性讨论,引向对于最重要的政治哲学概念之一-正义的讨论中,这也是这篇文章写作尝试得出的最后的论点。从种种二元对立的正义观中,这里尝试的是做一个回归式的探讨,从诺齐克和罗尔斯的争论中,寻找一种正义的结果与正义的规则的内在联系,最终将猎鹿博弈的分析工具,与一些现存的分析工具做一个统一,得出猎鹿博弈中应有的消极的正义观。 按照这样一个过程,大致地梳理出一个粗鄙的原初状态模型及其属性,使其能够对被纯语言工具控制下的自然状态论,做出有效的补充。
【关键词】:博弈 原初状态 共同体 正义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0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前言8-10
- 第一章 为什么是博弈论10-16
- 1、“自然状态论”的困境10-11
- 2、判断的随意与实证的短板11-13
- 3. 形而上预设所需要的先天特性13-14
- 4. 博弈论的事实判断与它的认知方式14-16
- 第二章 猎鹿博弈预设的原初状态16-20
- 1. 作为未完成品的休谟式模型16-17
- 2. 猎鹿博弈的原初状态17-18
- 3. 保守策略的恒常性与合作策略的强制性18-20
- 第三章 猎鹿博弈视角下的共同体内涵20-26
- 1. 共同体与伦理共同体的概念差异20-22
- 2. 权力与大共同体本位22-23
- 3. 消极权利和个人本位23-26
- 第四章 猎鹿博弈预设和它确定的正义观26-34
- 1. 罗尔斯与诺齐克的引申——不可能的“两种正义”26-28
- 2. 猎鹿自然状态下的自发秩序和伦理基石28-31
- 3. 猎鹿博弈的正义观——一种消极的正义31-34
- 结语34-35
- 主要参考著作及文献35-36
- 致谢3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秦晖;共同体·社会·大共同体——评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J];书屋;2000年02期
2 秦晖;权力、责任与宪政——关于政府“大小”问题的理论与历史考查[J];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02期
3 张小玲;应奇;;徘徊于社群主义与共和主义之间——以桑德尔对权利自由主义的批判为例[J];浙江学刊;2006年04期
4 韦森;哈耶克式自发制度生成论的博弈论诠释——评肖特的《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本文编号:5231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523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