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民生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陈云民生思想研究
【摘要】: 陈云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历经民族危亡,深知民众疾苦,无论是在紧张残酷的革命斗争年代,还是在艰难探索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始终关注如何改善民生的问题,可谓一生历尽肝胆,心系民生,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改善民生的思想,对我们今天探索和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今天研究陈云的民生思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试图从分析陈云民生思想的形成条件入手,通过对其思想内容及其思想形成的方法论的论述,最后揭示陈云民生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陈云民生思想的形成条件。从客观上说,中国是一个有着民本传统、民生思想比较丰富和悠久的国家,为陈云民生思想形成提供了思想资源。从主观上讲,一方面,陈云自幼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深受历史上民生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陈云踏上社会后工作、革命和建设实践活动,成为了他了解民生、形成民生思想的重要因素。 第二部分论述陈云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陈云的民生思想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多方面。一是把民生问题放到政治高度来认识,提出民生问题就是政治问题。二是把实现人民利益作为目标,提出建设有利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经济。三是提出通过多种途径致力于经济发展,来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 第三部分分析陈云民生思想的哲学基础。分析陈云的民生思想可以看出:坚持“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是其重要的方法论;始终坚持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的“只唯实”的认识论,是其形成的思想基础;全面的、辩证的考虑各种相关因素,是其思想形成的基本方法。 第四部分论述陈云民生思想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就理论价值来说,陈云的民生思想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更是党的人民利益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充分体现了党的宗旨;就现实意义而言,陈云的民生思想对解决目前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民生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都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陈云 民生 人民利益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092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0
- 引言10-11
- 一、陈云民生思想的形成条件11-16
- (一) 中国历史上民生思想的熏陶和影响11-12
- (二) 个人经历和社会实践12-16
- 二、陈云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16-31
- (一) 民生问题就是政治问题16-21
- (二) 建设有利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经济21-24
- (三) 多管齐下促进经济发展24-31
- 三、陈云民生思想的哲学基础31-36
- (一) “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31-32
- (二) “只唯实”的唯物主义思想方法32-33
- (三) 把握适度的辩证法33-36
- 四、陈云民生思想的价值意蕴36-42
- (一) 对党的人民利益思想的坚持和丰富36-38
- (二)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38-42
- 结语42-43
- 附录43-44
- 参考文献44-48
- 后记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J];;年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馨月;;民生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对策分析[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2 张秋霞;;如何做好民生档案[A];2009年甘肃省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勇;李兰;崔美瑛;;建立完善地方政府民生长效机制问题研究——以延边州为研究对象[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4 黄飚;;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加强党的执政与改善民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陈莹峰;黄月;;十三、转变方式、科学发展的关键就是解决民生[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姚茂宽;;论民生档案“两大体系”建设的内涵、内容及对策[A];贵州省档案局、贵州省档案学会“纪念贵州省档案馆成立50周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7 余清华;;推进民生工程必须把握三重环节[A];宜春市“解放思想求突破、科学发展促赶超”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付建伟;;健全完善民生档案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对民生档案的理解与思考[A];档案安全与档案服务——2011年甘肃省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邓小敏;;新形势下加强民生建档工作的思考[A];“纪念建国60周年”档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禹启华;;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问题剖析与路径选择[A];贵州省档案局、贵州省档案学会“纪念贵州省档案馆成立50周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余志华;我市召开“民生工程”工作调度暨“六项考评”工作布置会[N];抚州日报;2008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秘书长 张卓元;陈云综合平衡思想的重大意义[N];光明日报;2005年
3 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张启华;学习陈云的优良品质与作风[N];经济日报;2005年
4 贺胜花;陈云在七道江会议上[N];长白山日报;2005年
5 程中原;陈云的独特历史贡献[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6 陈晋;一部让读者全面认识陈云的信史[N];光明日报;2005年
7 辛世俊 作者系郑州大学学报主编、教授;陈云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贡献[N];河南日报;2005年
8 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 陈福今 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 唐铁汉 红旗出版社副主编 黄苇町 上海行政学院副院长 李琪 纪大海(作者单位:陕西省纪委) 刘正军 刘家栋;纪念陈云诞辰100周年[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5年
9 张庆东;陈云在临江的日子[N];吉林日报;2005年
10 王艳梅;陈云在长征中[N];吉林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同;公共服务绩效优化与民生改善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2 汤跃跃;现阶段我国居民消费公平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杨士泰;清末民国土地法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迟爱萍;新中国第一年的中财委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5 严振书;转型期中国社会建设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6 杨晓梅;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杨寄荣;发展的伦理向度[D];复旦大学;2010年
8 赵光勇;治理转型、政府创新与参与式治理[D];浙江大学;2010年
9 葛福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朱敏;农村社会个体化与乡镇治理[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美;陈云民生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汪红奎;我国民生财政政策体系的构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常艳杰;当前中国民生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4 侯庆;电视民生新闻创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宇鸣;我国民生科技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6 赵怡帆;基于民生问题的产学研合作研究[D];渤海大学;2012年
7 陈亮;电视民生新闻:困境中的探索[D];河北大学;2010年
8 刘知鸷;我国网络民生新闻的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刘颖;河南电视台《民生大参考》栏目特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张艳;民生新闻报道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768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576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