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耶克对罗尔斯分配正义思想的批判
本文关键词:哈耶克对罗尔斯分配正义思想的批判
【摘要】:罗尔斯的分配正义理论内蕴着法治和人治两种不同倾向,这两种不同的倾向造成了自由和平等之价值的紧张。这是因为罗尔斯是在平等的取向.上解释正义的,并强烈地诉求于经济平等,这就使得他的正义过分地依赖平等的价值,造成了平等价值的过度扩张,结果平等侵入自由的边界并对自由和法治构成了威胁。具体来说,罗尔斯提出的“一般的正义观”,即已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要从平等的方向上来理解正义,分配的正义就是要平等地分配所有的社会价值,包括收入和财富、权力和机会、自尊的社会条件。这个一般化的正义观进一步具化为著名的两个正义原则:平等自由原则和差别原则。其实此处的差别原则还包含着机会公平平等原则,本文将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展开论述。第一个正义原则——平等自由原则,强调自由价值的绝对优先地位,即自由只能因其自身而被限制,任何时候都不能用经济利益来交换变卖自由。让人们容忍一种不够广泛的自由的合理理由只能是,若非如此自由会被限制得更多;或者,现时的忍耐,能让自由在长时期内得到更好的改善。罗尔斯对公民自由平等地参与政治的问题相当重视,他的差别原则要求给予社会底层群众经济补偿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他们平等参与政治的自由,并确保机会的公平平等。我们可以看到,罗尔斯试图打破伯林对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区分,在承认消极自由的优先的前提下突显积极自由的价值。罗尔斯的第二个正义原则可分为两个部分:机会公平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机会公平平等原则主要体现对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提供教育、营养、医疗的支持,以保证他们与处于优势社会地位的群体具有同等的成功前景。一般地,可认为是根据差别原则向机会公平平等原则提供所需要的经济资源的。而差别原则确定了经济和社会不平等的合法性仅仅在于:当不平等安排有利于改善最不利地位群体的境况的时候。从第二个正义原则可以看到,罗尔斯的差别原则实际上表现了一个悖论:一方面,我们要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平等;但另一方面,只有在存在经济和社会不平等的前提下才能产生经济资源,由此改进经济和社会的平等才能获得经济基础。从法的角度来看,它体现为法治和人治的矛盾;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看,则体现为平等和自有的矛盾。哈耶克对罗尔斯分配正义的批判,集中在批判分配正义与竞争市场秩序、法治和自由相矛盾、冲突三个方面,从哲学层面上看,体现为平等之价值和自由之价值的张力。大概是由于知识背景的缘故,哈耶克对罗尔斯的批判主要是从经济和法律的角度展开的。哈耶克认为竞争市场秩序是进化发生的一种理想的分配秩序,而且只有这种秩序能够与复杂的人类状况相适应,因为人类个性千差万别,目标和理想无穷无尽,自然、社会环境亦是殊态万千,所以只有竞争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调节、平衡人们的不同利益,而且只有竞争市场能够最大限度地包容人们的自由。所以,哈耶克反对罗尔斯的分配正义方案,认为在竞争市场之外人为地设置一个分配制度,既会破坏经济生产,又会侵犯人们的自由。因为竞争市场制度能够充分利用广泛地分散于不同个人的大量信息,能够对各种社会情势作出即时的、适度的调整,而这是人为的计划组织所不及也不能的。哈耶克支持平等,但他认为平等只能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的平等,按照他的思想,我们应该做的是改善竞争市场秩序的公正、平等,反对欺诈和暴力,平等是必须的,但是平等又必须是有一定的限度和范围的,只有当我们坚持法治的平等,才能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改良社会的环境,扩大自由的范围。哈耶克和罗尔斯之争,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自由主义的源流,更好地把握他们的共识与分歧。如果我们把罗尔斯的差别原则解读为打破天才人物的垄断地位,从而保证竞争的公平、公正,应该会受到哈耶克的欢迎。可是,正如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激进的政治思想一样,罗尔斯以契约论方法为基础的分配正义思想是当代影响最大的激进思想之一。因此哈耶克对罗尔斯分配正义思想的批判,便有了伯克对卢梭的批判的意义:强调对英国传统的回归,要求尊重传统和习俗。总之,哈耶克对罗尔斯分配正义的批判,突显了平等与自山张力,也为我们解读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提供了新的向度。
【关键词】:哈耶克 罗尔斯 正义 自由 平等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091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0
- 导论10-22
- (一) 课题的来源10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1
- (三)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1-12
-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12-22
- 1. 国外研究状况12-16
- 2. 国内研究状况16-22
- 一、罗尔斯分配正义的基本思想22-35
- (一) 道德建构主义22-25
- 1. 两个正义原则的建构22
- 2. 正义的环境22-24
- 3. 无知之幕24-25
- (二) 平等的倾向25-35
- 1. 平等自由原则26-28
- 2. 机会平等原则28-29
- 3. 差别原则29-34
- 4. 对平等的一个约束:字典式优先序列34-35
- 二、哈耶克对罗尔斯分配正义思想的批判35-47
- (一) 分配正义干扰竞争市场秩序35-41
- 1. 家庭出身、机遇和运气35-37
- 2. 计划和竞争冲突37-39
- 3. 差别原则不能有效利用分立的知识39-41
- (二)分配正义与法治不相融合41-44
- 1. 肯定性正义与否定性正义41-42
- 2. 形式的平等与实质的平等无法两全其美42-44
- (三) 分配正义与法治下的自由相冲突44-47
- 1. 差别原则不利于财富生产和自由44-46
- 2. 正当话语权的转移46-47
- 三、哈耶克对罗尔斯分配正义思想批判的评价47-52
- (一) 自由与平等的张力47-48
- (二) 哈耶克与罗尔斯的分歧和“重叠共识”48-50
- (三) 限制平等以为自由保留地盘50-52
-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56
- 致谢56-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建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呼唤分配正义[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3期
2 何建华;;市场效率与分配正义:一个历史和逻辑的分析[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5期
3 戴剑波;;权利分配正义若干问题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朱晓玮;;分配正义中道德与政治因素透析[J];消费导刊;2009年06期
5 周华平;熊亮;;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研究——兼论与罗尔斯分配正义论的比较[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王志刚;朱婷;;近年来国内分配正义原则研究综述[J];法制与社会;2009年24期
7 朱琳;;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分配正义[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沈贺;;现阶段我国的分配正义问题[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姜涌;;分配正义的规范与限制[J];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10 张晒;;国家自主性与再分配能力:转型中国分配正义的一个解释框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海瑾;;解读邓小平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理论[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2 任晓莉;;实现分配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3 郑永奎;;社会保障是分配正义的延伸[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4 蔡春;;分配正义与教育公正[A];全面小康:发展与公平——第六届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12)论文集[C];2012年
5 蔡春;;分配正义与教育公正[A];全面小康:发展与公平——第六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12年
6 游海疆;;和谐决策:善与善的冲突与路向[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后 阮思余;程序正义不解决,分配正义难兑现[N];东莞日报;2010年
2 朱四倍;“富人多交税”彰显分配正义[N];厦门日报;2006年
3 江西省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吴钢邋伍春辉;分配正义与矫正正义[N];人民法院报;2008年
4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编审 邓聿文;挂职锻炼与分配正义[N];中国经营报;2008年
5 龚蔚红 吉林大学社会公正与政府治理研究中心;慈善不能代替分配正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雷颐;“分配正义”的前提[N];南方周末;2007年
7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政治学博士 郭忠华;激活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动力[N];南方日报;2007年
8 本报评论员 易艳刚;分配正义与阶层固化[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9 王培刚;分配正义与构建和谐社会[N];光明日报;2006年
10 中国人民大学 龚群;分配正义与消除贫困[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有璋;论当代中国分配正义[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李志江;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明;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分配正义问题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2 顾明霞;作为观念与叙事的分配正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蓉丽;论分配正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匡芳芳;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5 梁贤华;哈耶克对罗尔斯分配正义思想的批判[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朱婷;制度建设视域下的分配正义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7 魏森杰;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研究[D];华侨大学;2008年
8 陈玲;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分配正义原则[D];青岛大学;2010年
9 姬广东;分配正义[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博;试析分配正义中的应得[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41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64120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