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钱穆民族复兴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7 12:09
本文关键词:抗战时期钱穆民族复兴思想研究
【摘要】: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危亡的紧要关头,民族复兴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潮。钱穆在事变爆发后,怀着浓厚的爱国之情,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阐述自己的民族复兴观,并且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首先从钱穆的家庭与教育环境,中西方社会思潮及理论学说,日本侵华后民族危机时势的驱使三方面去分析钱穆民族复兴思想的成因,继而展开对钱穆民族复兴思想的内容论述,其中包括能否实现民族复兴与如何实现民族复兴两大块。最后提及钱穆在宣传民族复兴思想方面的特点与贡献,同时也指出了钱穆民族复兴思想中的局限性。虽然他的复兴思想因为时代和身份的局限存在一定的不足,但瑕不掩瑜,钱穆为抗战宣传的民族复兴思想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关键词】:钱穆 抗战时期 民族复兴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092;K26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7
- 绪论7-14
- 1. 选题缘由及意义7-10
- 2. 研究现状及创新之处10-14
- 1. 抗战时期钱穆民族复兴思想的形成原因14-22
- 1.1 家庭与教育的影响14-16
- 1.2 中西方社会思潮及理论学说的影响16-18
- 1.3 日本侵华后民族危机时势所趋18-22
- 2. 实现民族复兴的可能性22-28
- 2.1 钱穆对于战争态势的思考23-24
- 2.2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优论24-25
- 2.3 改造中华民族不足的可能性25-28
- 3. 中华民族如何实现民族复兴28-60
- 3.1 民族复兴与文化复兴28-43
- 3.3 民族复兴在教育道路上的探索43-47
- 3.4 民族复兴与政治复兴47-57
- 3.5 民族复兴在经济道路上的探索57-60
- 4. 钱穆民族复兴思想的个性特点及局限性60-68
- 4.1 主张“据旧开新”,有限度的“中西调和”60-62
- 4.2 浓厚的儒家理念62-63
- 4.3 文化至上主义63-66
- 4.4 复古主义倾向66-68
- 结语68-73
- 参考文献73-75
- 附录75-76
- 后记76-7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晓黎;;从“为古人申冤”到“复兴中国文化”——钱穆人生哲学发展脉络述评[J];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2 金冲及;辛亥革命和中国近代民族主义[J];近代史研究;2001年05期
3 郑大华;;“九·一八”事变后费希特民族主义思想的系统传入与影响[J];近代史研究;2009年06期
4 郑大华;;抗战时期钱穆的文化复兴思想及评价[J];齐鲁学刊;2006年02期
5 陈勇;固守传统与融会中西——读钱穆先生《中国文化史导论》[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本文编号:745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745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