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亨廷顿政治稳定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8-28 01:31

  本文关键词:亨廷顿政治稳定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亨廷顿 政治问题 政治稳定 政治发展


【摘要】:稳定的政治环境是每一个主权国家保持良好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尤其是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经济文化政治的相互碰撞与交融,让所有国家都看到了它的重要性。美国当代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P·亨廷顿在他的专著《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从政治秩序、政治现代化、不同政体的区别、改革与革命以及政党这几个影响因素对政治稳定进行分析,他认为导致不稳定的因素不外乎现代化进程速度过快、制度化水平不高、不均衡的社会问题以及大量腐化现象的存在,对此他提出通过建立强大有效的政府,实施复杂艰难的政治改革,增强制度化水平,建立发达完备的政党制度来实现政治稳定。当前我国面临许多改革的攻坚难题,同时也迎来了许多关键的发展机遇,维护稳定的发展环境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由于亨廷顿的理论分析基础多是来自日韩等国的发展经验,这些国家与我国有着相似的文化及历史背景,因此,与其他西方理论相比,他的政治稳定论对我国当前改革发展涉及的相关层面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根据亨廷顿提出关于实现政治稳定的有效途径,结合我国新形势下的政治任务,努力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坚持实施渐进性改革,坚决遏制政治性腐败,大力提高制度化水平,这一系列政策措施都会有助于我国平稳度过改革攻坚期,为实现中国梦优化发展环境,实现未来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亨廷顿 政治问题 政治稳定 政治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08;D61
【目录】:
  • 中文摘要7-8
  • Abstract8-10
  • 绪论10-14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二、研究综述11-12
  •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12-13
  • 四、创新与不足13
  • 五、概念界定13-14
  • 第1章 政治稳定理论提出的背景及渊源14-23
  • 1.1 亨廷顿的生平及思想发展历程14-15
  • 1.2 政治稳定理论提出的背景15-19
  • 1.2.1 政治学理论研究观念及方法的变革15-17
  • 1.2.2 发展中国家的动荡局势17-18
  • 1.2.3 美国区域战略研究的需要18-19
  • 1.3 政治稳定理论的思想渊源19-23
  • 1.3.1 对亚里士多德思想和研究方法的继承19-20
  • 1.3.2 帕森斯现代化理论的启示20
  • 1.3.3 李普赛特民主与经济发展观的影响20-21
  • 1.3.4 对多伊奇与派伊的政治理论借鉴21-23
  • 第2章 亨廷顿政治稳定理论的基本内容23-33
  • 2.1 政治稳定的基本内涵23-24
  • 2.2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不稳定因素分析24-28
  • 2.2.1 现代化进程速度过快24-25
  • 2.2.2 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比例失调25-26
  • 2.2.3 经济快速发展引发加剧社会矛盾26-27
  • 2.2.4 腐化问题的大量存在27-28
  • 2.3 实现政治稳定的有效途径28-33
  • 2.3.1 强化政府能力28-29
  • 2.3.2 推进政治改革29-30
  • 2.3.3 提高政治制度水平30-31
  • 2.3.4 加强政党制度建设31-33
  • 第3章 亨廷顿政治稳定理论的评价33-37
  • 3.1 亨廷顿政治稳定理论的贡献33-34
  • 3.1.1 动态政治稳定内涵的运用33
  • 3.1.2 新颖的分析视角33-34
  • 3.1.3 现实主义关怀34
  • 3.2 亨廷顿政治稳定理论的局限性34-37
  • 3.2.1“西方中心论”观念的局限性35
  • 3.2.2 部分研究层面及逻辑不完整35-36
  • 3.2.3 研究方法的局限性36-37
  • 第4章 政治稳定理论对我国的启示37-48
  • 4.1“三足鼎立”:增强合法性基础37-40
  • 4.1.1 经济增长:政绩合法性37-38
  • 4.1.2 民主法治:政治合法性38-39
  • 4.1.3 公平正义:政策合法性39-40
  • 4.2“摸着石头过河”:实施渐进性改革40-43
  • 4.2.1 从微观改革逐步过渡到宏观改革41
  • 4.2.2 从局部实验逐步过渡到全面推广41-42
  • 4.2.3 从体制外增量改革逐步过渡到体制内存量改革42-43
  • 4.3“刚柔相济”:遏制政治性腐败43-45
  • 4.3.1 制度性反腐43-44
  • 4.3.2 法治性反腐44
  • 4.3.3 舆论性反腐44-45
  • 4.4 动态平衡:提高制度化水平45-48
  • 4.4.1 规范化水平46
  • 4.4.2 科学化水平46
  • 4.4.3 长效化水平46-48
  • 结语48-49
  • 致谢49-50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成果50-51
  • 参考文献51-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仲计水;亨廷顿视野中的中国崛起[J];求实;2004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声;塞缪尔·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467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7467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0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