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论“后发型社会”与中国大国再造

发布时间:2017-08-29 04:22

  本文关键词:论“后发型社会”与中国大国再造


  更多相关文章: 后发型 中国 大国再造 内生性 复合性 风险性


【摘要】:作为现代化的发展,中国是属于后发型的社会。为了强力推进现代化,"后发型"国家必须以国家的力量和权威强势进行深刻的社会变革,强势推进高速发展,并且还要能控制这种高速带来的紧张局面。这也形成了中国作为一个后发社会所独具的时空压缩、优势与劣势并存特点。中国后发优势除具有一般后发国家在学习模仿先发国家技术、经验、制度等客观的有利条件外,还有着强烈的民族复兴自觉、可以进行有效社会动员与整合的国家权威、以及允执厥中的中道理性精神。而后发的劣势主要有:陷于依附性发展和"后发优势陷阱"的可能,"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容易出现集权专制风险及社会问题并发症。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大国再造是"后发型"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大国再造是物质性再造与社会性再造的统一。它至少有着这样明显三个特点,即内生性、复合性和风险性。因此,后发型中国大国再造亟需大国视野、大国思维,需要集传统与创新于一身,需要根据我们的理性和不断试错的方式,寻找出尽可能的代价较低的办法与路径,实现民族复兴与大国再造。
【作者单位】: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浙江省社会学会;
【关键词】后发型 中国 大国再造 内生性 复合性 风险性
【分类号】:D03
【正文快照】: 作为文明的发展,中国是一个早熟型的社会,但作为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却是属于后发型的社会。世界现代化历史表明,起步较晚的国家在其早期现代化进程中,几乎总具有这样一条规律,即外来冲击导致“现代性”在社会内部的传播和渗透。这种“现代性”既表现为现代的物质和技术成就,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姚亮;;社会结构视野下的社会风险探析[J];学习与实践;2009年07期

2 景天魁;中国社会发展的时空结构[J];社会学研究;199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冰;;浅析儒道互补思想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启示[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2 王润;;作为现代性的媒介与时间:论媒介时间的三重面向与人的全面发展[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3 林聚任;;论空间的社会性——一个理论议题的探讨[J];开放时代;2015年06期

4 赵晓航;;转型期中国民众的分配公平感与不平等归因——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的实证分析[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5 雷小梅;;高校校园微语录中的后现代价值观趋向[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6 景天魁;;时空压缩与中国社会建设[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7 宋国恺;李歌诗;;发展重点小城镇与城市化道路选择——对“空间不平衡发展”理论的批判反思[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8 宋国恺;;时空社会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的新视角——以景天魁的时空社会学研究为例[J];社会建设;2015年05期

9 杨建华;;论“后发型社会”与中国大国再造[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04期

10 林聚任;王兰;;时空研究的社会学理论意蕴——社会建构论视角[J];人文杂志;2015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芸;;民众最不认同何种不公——公众公平感调查[J];人民论坛;2008年21期

2 杨静光;;制度失效的原因新探——基于制度生产的分析视角[J];理论与改革;2008年05期

3 吴忠民;;中国中期社会危机的可能趋势分析[J];东岳论丛;2008年03期

4 陆学艺;;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吴忠民;;中国现阶段社会风险增多的原因分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06期

6 熊光清;;当前中国社会风险形成的原因及其基本对策[J];教学与研究;2006年07期

7 胡鞍钢;;各类腐败造成的经济损失[J];党政干部文摘;2005年08期

8 李强;“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J];社会学研究;2005年02期

9 张宛丽,李炜,高鸽;现阶段中国社会新中间阶层的构成特征[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10 郑杭生,洪大用;中国转型期的社会安全隐患与对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献德;;强化协调人机制化解“后发型”社会工作实务问题的探讨[J];学理论;2009年23期

2 白立强;;构建和谐社会与后发型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杨岚;从文化视角看中国后发型现代化的新特征[J];理论与现代化;2003年03期

4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项光勤;;政府在“后发型”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主导作用[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本文编号:7512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7512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7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