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马恩与巴枯宁无政府主义之争及其余绪

发布时间:2017-08-30 21:29

  本文关键词:马恩与巴枯宁无政府主义之争及其余绪


  更多相关文章: 马恩 巴枯宁 无政府主义 争论


【摘要】:与无政府主义的斗争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革命事业的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其中马恩与巴枯宁无政府主义白热化的激烈争辩意义尤为突出。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有着相同的朋友和敌人,他们都反对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都主张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但他们采取的革命手段却大相径庭,因而他们都将彼此当成革命的敌人。巴枯宁大肆宣扬“废除继承权”、“任性自由”、“反对一切权威和国家”等粗暴革命论是和马克思主义相对立的,同时他在第一国际时期企图破坏第一国际,篡夺国际工人运动领导权,这都给国际工人运动带了严重的危害。为此,马恩与其进行了长久而又艰辛的斗争。本文在对马恩与巴枯宁理论之争之继承权、自由观、权威观、国家观、宗教观,以及对俄国、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影响等进行了较为系统而全面的梳理,阐述了巴枯宁和马恩双方的观点及争论的焦点,并从当代的视角重新审视马恩与巴枯宁主义的这一场争论,力图从中反思出对我们当代社会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型、对权威异化的警惕和正确协调国家、社会和个人三者关系所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马恩 巴枯宁 无政府主义 争论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A81;D03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8
  • 绪论8-12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8-9
  • 二、研究现状9-11
  • 三、研究方法11
  • 四、创新之处11-12
  • 第一章 马恩与巴枯宁的理论之争(上)12-22
  • 第一节 马恩与巴枯宁理论之争的历史条件12-14
  • 一、争论的思想渊源12-13
  • 二、争论的时代背景13-14
  • 第二节 继承权是废除的还是消亡的14-17
  • 一、巴枯宁:立即废除继承权14-15
  • 二、马恩:继承权的发展是有客观规律可循的15-17
  • 第三节 任性自由还是建立于劳动实践活动基础之上的自由17-22
  • 一、巴枯宁:任性自由17-18
  • 二、马恩:自由是建立于劳动实践活动基础之上的18-22
  • 第二章 马恩与巴枯宁的理论之争(下)22-32
  • 第一节 权威是灾祸还是不可或缺22-25
  • 一、巴枯宁:权威=国家=灾祸22-23
  • 二、马恩:权威是不可或缺的23-25
  • 第二节 国家是推翻的还是自行消亡的25-28
  • 一、巴枯宁:24小时内推翻国家25-26
  • 二、马恩:国家是自行消亡的26-28
  • 第三节 宗教是暴力废除还是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28-32
  • 一、巴枯宁:暴力废除一切宗教29-30
  • 二、马恩:宗教是历史的30-32
  • 第三章 马恩与巴枯宁的理论之争对俄国、中国革命的影响32-44
  • 第一节 马恩与巴枯宁的理论之争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32-38
  • 一、巴枯宁主义主张农民起义,敌视无产阶级32-35
  •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击碎了巴枯宁主义迷梦35-36
  • 三、俄国人民和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36-38
  • 第二节 马恩与巴枯宁的理论之争对中国革命的影响38-44
  • 一、中国革命重要的理论竞争者38-39
  • 二、理论争辩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39-41
  • 三、巴枯宁主义在中国最终走进了死胡同41-44
  • 第四章 马恩与巴枯宁的理论之争对当代中国的启示44-52
  • 第一节 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44-46
  • 一、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国的新发展44-45
  • 二、要毫不动摇的坚持人民民主专政45-46
  • 第二节 对处理国家和个人之间关系的借鉴意义46-48
  • 一、促进国家职能的转变46-47
  • 二、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自由47-48
  • 第三节 对权威异化的警惕48-52
  • 一、强化党的执政地位改进党的执政作风49-50
  • 二、防止权力腐败50-52
  • 结语52-54
  • 参考文献54-58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58-60
  • 致谢60-62
  • 个人简历62-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钢;;从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看马恩东方社会主义设想[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2 周涛;;家有马恩[J];新湘评论;2011年06期

3 王友洛;准确理解马恩“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许崇正同志商榷[J];社会主义研究;1987年03期

4 董德刚;介绍一套研究马恩早期著作的系列专著[J];党校科研信息;1989年56期

5 晓鸣;我对马恩著作中危机概念的理解[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1年01期

6 廖进球;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读《马恩全集》第46卷有关论述[J];江西社会科学;1995年07期

7 胡义成;对马恩“自由王国”理论的反思──从资源配置角度看待人的自由[J];求实;1995年06期

8 袁定坤;马恩文论中文艺倾向性概念内涵刍议[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9 张士儒;学习马恩华要把握两个本质特征[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6年01期

10 柯清美;马恩和列宁关于经济文化落后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探索比较[J];三明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中一;;马恩艺术生产起源动因论[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杨晓英;马文保;;浅析马恩对公正标准的理解[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李太淼;;论中国共产党对马恩所有制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4 王善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型例证——从马恩的设想到邓小平的理论突破[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上)[C];2005年

5 鞠立新;;MEGA2版与国际马克思研究的新热点及我国学者的因应方略[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6 胡春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其中国化[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7 陈会林;李柏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多维审视[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8 时晓丽;;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欢 崔奕;市领导会见法国塞纳—马恩省代表团[N];常州日报;2010年

2 马戎;马恩怎样看待欧洲革命大潮中的各民族[N];中国民族报;2013年

3 王凡;从外交大使到“奥运大使”[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4 李乔;关于马恩的一个被忽视的重要思想[N];北京日报;2008年

5 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岸华;马恩书信的思政教育价值[N];中国教育报;2012年

6 马戎;马恩所能提供的理论思路和政治智慧[N];中国民族报;2013年

7 罗美秀 贺鹏;省市领导会见法国客人[N];福州日报;2007年

8 刘柏森;投资约旦介绍会在哈尔滨举行[N];黑龙江日报;2008年

9 许全兴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怎样理解马恩“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N];北京日报;2007年

10 邸乘光 安徽省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马恩没用过“党性”和“人民性”概念吗[N];北京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冰;马克思恩格斯“主观能动性”思想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田宇;马克思恩格斯德国统一思想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3 林文松;马恩与巴枯宁无政府主义之争及其余绪[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4 温钦友;全球化视域下马恩革命理论的当代命运[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成娟;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利益思想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3年

6 杨雪霞;马克思恩格斯公正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白春阳;马克思脑体差别思想的当代价值[D];山西大学;2003年

8 乔茂林;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求索马克思的改变世界的世界观[D];华侨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615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7615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5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