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伦理型政治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7 02:48
本文关键词:传统伦理型政治文化研究
【摘要】: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西汉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以来,儒家学说就在中国政治文化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儒家学说奠定、影响和塑造了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与西方法理型政治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强调以道德替代法律,道德与政治混同,呈现出了鲜明的伦理型政治文化的特征。政治道德化是传统伦理型政治文化最集中体现,把政治目的、政治秩序、政治权力等皆归结或赋予一种道德观念,从而使政治能受到道德的控制,同时又把道德所产生的社会功能皆引申到政治作用方面去,从而扩大道德的政治功能。儒家学说所倡导的“以德治国”、“义利之弊”、“天人合一”、“内圣外王”是伦理型政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传统伦理型政治文化是专制政治不可或缺的统治工具,影响涉及社会的诸多领域,专制统治的维持需要借助于伦理型政治文化手段,离开了政治文化的配合和支持,专制政治的合法性就要大受质疑。伦理型政治文化所强调的主要通过伦理道德教育来维护专制集权的政治统治。虽然伦理型政治文化崇尚的是“内圣外王”,提倡的是“为政以德”,强调的重民爱民保民思想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这种进步性是一种软性的约束,其实现程度取决于皇帝的品德,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传统伦理型政治文化从外表看是比较注意发挥人的主观修养与自我完善,但实质然是对自我的剥夺,是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
【关键词】:专制政治 以德治国 软性约束 道德伪善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1
- 一、选题的意义与价值8
- 二、研究现状8-9
- 三、研究方法9-11
- 第一章 儒家学说与伦理型政治文化的形成11-16
- 一、儒家学说的政治伦理化特征11-12
- 二、儒家学说由“显学”到“独尊”的实践功用12-13
- 三、儒家学说与专制政治的互动13-16
- 第二章 伦理型政治文化的内容阐释16-22
- 一、以德治国16-18
- 二、重义轻利18-19
- 三、天人合一19-20
- 四、内圣外王20-22
- 第三章 传统伦理型政治文化的社会功能22-28
- 一、伦理型政治文化对法律的影响22-25
- 二、伦理型政治文化对教育的影响25-26
- 三、伦理型政治文化对艺术的影响26-28
- 第四章 伦理型政治文化与法理型政治文化的比较28-33
- 一、道德本位与个人本位价值观的差异28-30
- 二、德法在两种政治文化中功能的差别30-31
- 三、科学思维方式与义理思维模式的认识差异31-33
- 第五章 传统伦理型政治文化的本质分析33-40
- 一、重民爱民保民思想的进步性33-35
- 二、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与扭曲35-37
- 三、传统仁义道德的伪善性37-40
-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2
- 致谢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佳男;;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路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2 刘彤,杨弘;试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创新与发展[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3期
3 冯留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重构与变迁[J];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4 韩思琦;;试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性转化[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谭运宏;;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基本格局与中国先进政治文化建设[J];湖湘论坛;2006年05期
6 朱汉民;伦理型政治和法理型政治——中西政治文化比较研究[J];河北学刊;1989年01期
7 李安增;;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建设[J];齐鲁学刊;2006年05期
8 朱喜坤;构建中国新型政治文化体系的路径选择[J];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05期
9 伍俊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分析[J];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04期
10 谢基昌;试论政治文化的批判性与继承性[J];探索;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8069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806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