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利之辨的当代诠释:儒家财富观念中的正义理论
本文关键词:义利之辨的当代诠释:儒家财富观念中的正义理论
【摘要】:儒家的财富观念秉持着正义理论。儒家正义理论以"仁—义—礼"作为理论构架,以"一体之仁"为本源,以公论为保障。在个体道德境界中,儒家以公利为义,并显现了义的无待性。在公共交往生活中,儒家保障个体的基本财富,并通过"以直报怨"的准则来保证德福一致的圆满之善。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义利之辨 正义理论 财富观念 德福一致
【基金】:2013年江苏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儒家公共领域道德理论的时代开展”[项目编号:2013SJB72001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4批面上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3M540465] 苏州大学青年教师后期资助项目[项目编号:BV1020021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91
【正文快照】: 当下我们谈及正义理论和财富观念,无疑具有现代性或者西方话语的政治哲学背景,但正如郭齐勇先生所说:“第一,不妨以西方政治哲学中的理念为参照系去透视、反观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资源,发掘其中可以与今天的民主政治相接济与会通的因素,把这些因素调动出来为今天的中国政治改革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齐勇;;再论儒家的政治哲学及其正义论[J];孔子研究;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柳;宋健;;判界与融通——儒家伦理争鸣中的两类思理[J];当代儒学;2013年01期
2 石永之;;中国正义思想研究综述[J];东岳论丛;2013年11期
3 杜春雷;;《四库》元人文集提要十五种考证[J];古籍研究;2014年01期
4 张丰乾;;规矩的实践意义、价值原则及其根本缺陷——略评“中国正义论”[J];当代儒学;2014年02期
5 郭齐勇;;胡秋原论中国知识分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周浩翔;;徐复观的孟子政治思想新探[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7 谭绍江;;探寻早期儒家政治哲学的两大主题——从周公到孔子[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8 蒋婷玉;;黄n嵱胝愣难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9 黄玉顺;;荀子的社会正义理论[J];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03期
10 杨肇中;;儒家“仁”观念与现代公民社会型塑略论——基于中国传统“公”、“私”观念发展演变的视角[J];天府新论;2013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闫利春;贾谊“道”论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敦鹏;二程政治哲学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3 吴建国;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4 翟朋;元代宣城贡氏文学家族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5 王剑;先秦儒家义德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悦;孟子民本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郭鹏杰;古典儒家正义论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秦丽萍;先秦儒家政治正义理念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4 朱文典;荀子正义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5 蒋殿龙;王夫之史论的政治哲学思想发凡[D];安徽大学;2014年
6 王方;元代江南的道士与文士[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7 王小琴;黄n嵣缁峁叵低缪芯縖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8 曾筱琪;先秦儒家乐教思想及其政治意义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9 宋启凤;虞集传记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10 武海波;危素交游研究[D];暨南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建华;论经济正义的凸现[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06期
2 黎珍;社会资本与正义的实现[J];甘肃理论学刊;2005年05期
3 王志刚,贾中海;公平的正义理论及其权利依据[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李谧;张军;;“正义”原则的价值透视[J];学习论坛;2006年03期
5 王娜;;修复正义的理论之争[J];法学评论;2007年03期
6 张振国;;抽象正义与可感知的正义[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7年02期
7 李飞;;探寻正义之源——读《正义的两面》[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丁先存;;近代西方正义理论对我国政府治理的启示[J];行政论坛;2008年02期
9 朱华彬;;从权利与权力的关系看何谓“正义”[J];岭南学刊;2008年02期
10 贾中海;刘军;;论公平正义[J];理论前沿;2008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峰;;公平正义的理念与政府公共职能的配置[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2 杨国荣;;理解正义——正义的历史内涵与正义的超越[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3 黄雪坚;;平等地享有良好环境——我国代内正义法律原理探讨[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4 彭鹏;;制度创新:正义之维与人性之基[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5 丁利;;社会正义理论:豪尔绍尼与罗尔斯的比较[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刘俊;;罗尔斯正义第二原则的法理辨析[A];当代法学论坛(2010年第4辑)[C];2010年
7 于志葵;;创新正义理论 构建和谐社会[A];2012-2015年转型期的中国——中国未来研究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詹世友;;霍布斯正义理论的论证策略[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邱国栋;;罗尔斯正义理论对构建“和谐贵州”的启示[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陈第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正义性探析——基于罗尔斯正义第二原则的视角[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通进;作为伦理学基本理念的正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何怀宏;正义的原则与策略[N];深圳特区报;2012年
3 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靳志强;正义理论的规范性基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郑永奎;简论“经济正义”[N];光明日报;2001年
5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永华;正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N];南方日报;2007年
6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高惠珠 中共上海市建设交通党校讲师 刘严宁;城市建设彰显“空间正义”[N];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文长春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从独白到对话:动态正义观的确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臧峰宇;当代中国正义理论的建构[N];光明日报;2011年
9 刘明明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公平正义社会离不开公正意识的培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阿玛蒂亚·森;正义与世界[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万绍和;从古代正义到现代正义[D];浙江大学;2004年
2 肖劲草;交换正义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3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杨鹏;修复式正义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徐清飞;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发展[D];吉林大学;2008年
6 夏纪森;正义与德性—哈耶克与休谟的正义理论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曹海军;文本与语境:罗尔斯正义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孙一平;组合式运气平等[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云鹤;公平正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吉林大学;2010年
2 王冲;阿格妮丝·赫勒的超越正义理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3 张薇;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西北民族大学;2013年
4 赵倩;马克思批判性正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5 胡玉梅;论资本主义与正义[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军垒;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正义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2年
7 王旭凤;阿马蒂亚·森“平等的正义理论”初探[D];山东大学;2005年
8 白晓明;柏拉图正义理论的探究[D];湖北大学;2013年
9 黄潇;再分配、承认与代表权——弗雷泽正义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程蓉菁;侵权法的矫正正义理论解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867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886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