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技革命、互联网时代与社会主义的创新
本文关键词:新科技革命、互联网时代与社会主义的创新
【摘要】:科学技术本质上是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力量。新科技革命的发展与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对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制度创新、实践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把握互联网时代社会主义的新特征与新趋势,立足新科技革命创新与发展社会主义,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
【作者单位】: 中共中央党校;
【关键词】: 新科技革命 信息社会 互联网时代 社会主义
【分类号】:D033.4
【正文快照】: 作者李媛媛,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91)。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科技的发展将人类带入互联网时代。新科技革命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深刻。创新与发展社会主义,需要从科技进步的角度研究社会主义的时代特征与发展趋势。一、科学技术的本质与新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叶莲娜·萨马尔斯卡娅,顾家庆;从工业社会主义到后工业社会主义[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7年01期
2 "中国信息社会测评研究"课题组;张新红;;中国信息社会测评报告2014[J];电子政务;2014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敏;;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之路[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胡宪刚;;新世纪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机制的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2期
3 沈慧;王德宝;;略论胡锦涛“三农”思想[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5期
4 胡安全;;新时期中共党内教育活动的历史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王先俊;;中共十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高正礼;;中共十七大的若干理论创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柯健;;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江新国;王国勤;;从宏观上认识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条件[J];才智;2008年03期
9 赫雅书;;中国共产党本质特征的逻辑证明——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的论述[J];长白学刊;2006年05期
10 钱风华;杨倩;阎治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问题认识的深化[J];长白学刊;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淑兰;;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的本质要求[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2 ;创新反映执政规律、指导执政实践的科学执政理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成就与经验[A];新中国60年党的执政成就与经验[C];2009年
3 李晓健;;实现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是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A];2009年甘肃省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徐成芳;高燕宁;;中国共产党构建“两个和谐”与时俱进的历史经验[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5 张倩;;建国以来科学发展思想的演进历程及其比较研究[A];陕西社会科学界第3届学术年会辉煌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专题论坛文集[C];2009年
6 王秀阁;;论建党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7 孙道同;郭秋琴;;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及其重大意义[A];新四军研究(第二辑)[C];2010年
8 贺祥林;刘明达;;我党关于“以人为本”五层具体规定的思想[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9 肖贵清;刘爱武;;主线·主题·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A];继承·创新·发展——西柏坡精神研究文集[C];2007年
10 李衍柱;;以人为本:文学发展和繁荣的灵魂[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冬晓;胡锦涛经济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红竹;新时期中国行政问责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吴桂韩;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杨春权;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张丽娟;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道德评价标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童贤成;论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整体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艺缤;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效率与公平问题论析[D];上海大学;2011年
10 唐政;新中国建立以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历程及经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信息社会测评研究"课题组;;冲出迷雾:中国信息社会测评报告2013[J];电子政务;2013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建军;;世界新科技革命与自主创新[J];理论视野;2006年06期
2 谷松岭;;世界新科技革命与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02期
3 梁战平;世界新科技革命的走向[J];w挛胖芸,
本文编号:9154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915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