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与国家之间:中国东北农村家庭的权力,政治与权利关系
本文关键词:爷爷与国家之间:中国东北农村家庭的权力,政治与权利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爷爷 国家 之间 中国 东北 农村 家庭 权力 政治 权利 关系
【摘要】:本文通过对老年人在家庭和家庭地位变化的研究,探讨中国的家庭及其与国家的关系,以及新中国在亲情和家庭关系方面实施的政策及其对今天造成的影响。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和家庭关系中,老年人具有很大的权威、权力和影响力。这是一种通过与多种仪式绑定在一起,以固定的文化形式得以维持。在中国传统的家庭关系里,“孝”和“父子”纵向继承关系的观念根深蒂固,而且被认为是“国家-臣民”关系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后,传统中国社会包括家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如今,中国的家庭和家庭关系面临着新的社会问题,国家开始实施新的文化政策,以恢复传统中华美德。其原因是,经过许多国家领导和组织的社会运动, “爷爷”或老人被迫放弃了传统权力和权威,因为国家希望在建设新社会的过程中,通过提高年轻人的地位,争取他们的支持和投入。年轻人也试图把其“爷爷”所掌握的家庭事务中所有权力转移到他们自己身上,然后国家让家庭成员开始参与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里,控制并养活家庭。然而,“文化大革命”,“农村合作社解体”和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之后,家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国家相分离。与此同时西方文化包括个体主义对中国家庭内部关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计划生育政策”在中国全面推行,其效应之一就是“儿媳妇”在家庭中的地位得到提高。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下降的同时,老年人口的增长使得社会福利体系难以承受。年轻人对他们父母越来越不关心的事实,使国家不得不关注这一问题,对此国家允许家庭生育两个孩子,并呼吁年轻人“常回家看看”。这就需要重新定义作为一个整体的传统,并且恢复作为“国家-公民(臣民)”关系的基础的“父子”关系。本文的结论是,若从政治人类学的国家文化依附理论的角度来描述中国的这一社会过程,国家曾是文化的一部分,当国家将自身脱离于文化,这一社会实践对家庭结构和国家本身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后果。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032
【目录】:
- Abstract5-6
- 中文摘要6-7
- 摘要7-9
- 目录9-11
- 正文11-68
- 参考文献68-72
- 附件72-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外的文化产业及文化政策[J];前线;2006年06期
2 蒋积伟;;建国以来中共文化政策述评(1949—1976)[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年01期
3 蒋积伟;;1949~1976年中共文化政策述评[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年03期
4 郭灵凤;;欧盟文化政策与文化治理[J];欧洲研究;2007年02期
5 贾可春;;文化产业:我们要产业化什么样的文化[J];领导之友;2007年06期
6 苏爱萍;;简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与特征[J];理论学习;2008年10期
7 林玮;;中国共产党90年来文化政策重心的四次转移[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02期
8 杨吉华;;中国共产党文化政策面临的当代课题及其思考[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3期
9 鲍超佚;德国的对外文化政策[J];德国研究;1998年02期
10 崔光慧;;浅析欧盟文化政策的困境[J];才智;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永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文化政策的思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2 穆敏;张衍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网络文化[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苏爱萍;;论先进文化之内涵[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4 孙正甲;王慧然;;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中国共产党[A];时代·创新·先锋队——黑龙江省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1年
5 陈桓辉;;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演进及其启示[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9年
6 陈皓;;浅析公共文化政策如何引导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A];2008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C];2008年
7 于淑娥;;我国“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品牌建设——以青岛市为例[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8 张玉国;朱筱林;;文化、贸易和全球化[A];中国编辑研究(2004)[C];2004年
9 徐玲;;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直面城乡现实,跨越数字鸿沟[A];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2012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殷庆威;;试论文化生产力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帆;我市召开文化系统座谈会[N];焦作日报;2007年
2 应再泉;加快文化建设 提升文化“软实力”[N];台州日报;2007年
3 章建刚邋陈新亮 张晓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形势下的发展诉求[N];学习时报;2007年
4 王洪波;5年勤政结晶汇集新作《文化政策与香港传承》出版[N];中华读书报;2008年
5 本报评论员;文化建设的坚强保障[N];广安日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毛俊玉;文化政策是文化强国的决定性因素[N];中国文化报;2013年
7 中共长治市委党校 郭亚丽;试论以文化强国战略 助推长治转型跨越发展[N];山西党校报;2013年
8 国家行政学院文化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高宏存;文化大发展需要寻求文化政策合力[N];中国文化报;2014年
9 彭劲卉;韩国:文化出口势头强劲 发展特点值得借鉴[N];国际商报;2014年
10 尔豪 周钦;金融业把钱砸向文化如何[N];中国保险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丽娟;论安德烈·马尔罗时期的文化政策(1959-1969)[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王吉英;试论法国雅克·朗格时期的国家文化政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娄芸鹤;文化政策视野下的“民族元素再创造”及其相关性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4 张凌云;西方文化(产业园)区利益相关方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王强;隋炀帝文化政策与文学实践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玮;社会转型期中国文化政策变动研究(1949-1958)[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冀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政策取向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刘静;费孝通文化自觉观研究[D];温州大学;2015年
4 郑波;以区域为视角的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5 张虹;中国文化对外贸易的地位分析与政策建议[D];安徽大学;2016年
6 詹淼鑫;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及其实践[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6年
7 Nguyen Thi Mai(阮氏梅);美国对越南南部文化政策的研究(1954-1975)[D];西南大学;2016年
8 孟和图拉;爷爷与国家之间:中国东北农村家庭的权力,,政治与权利关系[D];内蒙古大学;2016年
9 尹桢鸿;新时期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路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6年
10 王旖旎;浅析法国的文化民主化[D];外交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9213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921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