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贞观时期的监察制度及其现代启示

发布时间:2017-10-17 15:33

  本文关键词:贞观时期的监察制度及其现代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贞观时期 御史台 谏官 监察制度


【摘要】:监察制度,是维护国家统治阶级统治地位的一项重要的国家制度,纵观中国漫长的历史,任何一个朝代,无论存续时间长短,都拥有一套监察制度,以期实现长远统治。作为中国封建时期发展顶峰的唐代,是传统的中式监察制度完善的时期,中国传统的监察制度,在唐代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完善。唐代尤其是唐前期贞观时期的显著成就与其完善的监察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当前国家政治改革可以借鉴的因素。文章的目的在于研究发掘贞观时期监察制度取得成功的原因,解决建立何种监察体系才能使国家吏治清明以及在国家处在上升阶段时,监察机关的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问题。文章首先叙述了贞观时期监察制度产生的背景即隋朝迅速灭亡的历史教训以及唐初特殊的社会局面和政治局面共同影响催生了贞观时期监察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贞观时期监察制度的指导思想是贞观时期监察机关行使职权所遵循的原则,也是贞观时期监察工作的精神动力。儒家孟子的民本思想是贞观时期监察制度的根本指导思想,统治阶级深刻认识到百姓的支持对于其统治的稳固大有裨益,故设立了严密的监察体系。贞观时期监察指导精神主要包括民本思想、以律之国以及从严治律。以律治国即一切依律行事,即依照《唐律》及其他法令来进行监察,保证了政策的连贯性和处理的标准一致。从严治吏则是从治理成本上进一步发展了民本思想,统治阶级充分认识到管理官员要比直接管理数目巨大的百姓简单很多,吏治清明则民众稳定。文章所研究的贞观时期监察机构是特指贞观时期,中央层面上的监察机构,具体包括中国古代传统的御史台制度和以及唐代以来形成谏官制度。贞观时期是御史台制度稳定的时代,御史台作为中央层面上专门机关,担负着最主要的监察职责。贞观时期的御史台不受其他机关的干涉,独立行使监察权,对于贞观时期吏治的清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与贞观之后的武周时期、安史之乱前后的御史台制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谏官,早在先秦时代已经出现,但是形成固定的谏官制度,却形成了武德年间,繁盛于贞观时期。谏官是不仅是最高统治者的智囊,同时也肩负着规谏各级官员的责任,是监察机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贞观时期谏官为了国家的能够繁荣,吏治能够清明,不畏惧皇权,与君主针锋相对,直言规劝,说服君主亲贤臣而远小人。保障国家不走向衰落,对于贞观时期吏治清明现象的出现,起到了推动作用。一个国家的法治建设必须充分考虑这个国家的法律和制度传统,贞观时期是中国古代吏治建设的杰出代表,通过对贞观时期监察制度进行细致的分析,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吸取中华传统法律和制度的精华,对于建设法治国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贞观时期 御史台 谏官 监察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4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10
  • 1.贞观时期的监察制度概述10-14
  • 1.1 贞观时期监察制度产生背景10-11
  • 1.1.1 隋朝的吏治的弊端10-11
  • 1.1.2 唐初特殊的吏治局面11
  • 1.2 贞观时期监察制度的指导思想11-14
  • 1.2.1 民本思想11-12
  • 1.2.2 以律治国12-13
  • 1.2.3 从严治吏13-14
  • 2.贞观时期监察制度体系14-29
  • 2.1 贞观时期的御史台14-23
  • 2.1.1 御史台的组成和分工14-16
  • 2.1.2 御史台的工作方式和程序16-18
  • 2.1.3 贞观时期御史台制度的特色18-23
  • 2.2 贞观时期的谏官制度23-29
  • 2.2.1 谏官制度的确立23-24
  • 2.2.2 谏官的主要谏言方式24-28
  • 2.2.3 贞观时期谏诤制度的作用和讨论28-29
  • 3.贞观时期监察制度评析及其现代启示29-36
  • 3.1 贞观时期监察制度评析29-31
  • 3.1.1 独立高效的监察方式29-30
  • 3.1.2 高效的监察机关30-31
  • 3.2 贞观时期监察制度的现代启示31-36
  • 3.2.1 法律制度保障31-33
  • 3.2.2 体系化的监察制度33-34
  • 3.2.3 法律和制度得到有效践行34-36
  • 结束语36-37
  • 参考文献37-39
  • 致谢39-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安;;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及其现代借鉴[J];法学评论;2009年02期

2 张先昌;曲家莹;;隋唐监察法律文化论——以监察官员的管理制度为视角[J];法学;2013年05期

3 曾坚;李雪华;;中国古代言谏制度探究[J];河北法学;2006年06期

4 胡宝华;唐代御史地位演变考[J];南开学报;2005年04期

5 王宏治;;唐代御史台司法功能转化探析[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6 毛健;;唐代御史职权的非常态运作[J];求索;2009年10期

7 林明;略论中国古代司法公正保障制度[J];法学论坛;2000年05期

8 程遂营;唐代台谏官的选任制度[J];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03期

9 贾玉英;唐宋地方监察体制变革初探[J];史学月刊;2004年11期

10 胡宝华;;唐朝御史弹劾的“有为”与“难为”[J];人民论坛;2014年28期



本文编号:10496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0496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d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