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待诏群体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17:50
本文关键词:唐代待诏群体研究
【摘要】:待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使职,其词面为“等待召见”之意,这一使职出现于秦代,兴盛于汉代,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沿革,在唐代因“翰林院”的设立而得到了制度上的确立和发展。待诏直接服务于皇帝或皇室成员。唐代的待诏主要分成文学待诏与诸伎杂流待诏两类。文学待诏均具有相当的文学水平,其初期是皇帝的词臣,经过皇帝亲自挑选,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之后其逐渐发展为唐代中后期的“翰林学士”。文学待诏群体对唐代前期的政治、文化曾产生过相当重要的影响。而诸伎杂流待诏则通过其诸如书画、琴棋、医卜等各种技艺晋身服务于皇室成员,这一群体成员集中出现在玄宗朝以后,在翰林院设立之后,这些人一直被称为“翰林待诏”。在文化上,作为其各自领域的精英,杂流待诏群体曾对唐代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做出过重要贡献。而在政治方面,杂流待诏群体则因其出身相对寒微并以杂流晋身,导致其很难在政治上发挥作用。
【关键词】:唐代待诏 翰林院 唐代政治 唐代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3
- 第一节、选题意义及创新之处7
- 第二节、研究动态及其现状7-12
- 第三节、研究方法12-13
- 第一章 唐代待诏群体产生的历史背景13-22
- 第一节 唐以前待诏制之沿革13-16
- 第二节 唐代待诏制度与翰林院的产生16-22
- 一、唐代前期待诏制度的流变与翰林院产生的背景16-18
- 二、翰林待诏、翰林供奉与翰林学士18-19
- 三、其他馆院的待诏19-22
- 第二章 唐代待诏群体的分类与群体分析22-34
- 第一节 待诏群体的分类22-23
- 第二节 文学待诏群体研究23-28
- 一、文学待诏的资格与选拔方式23-24
- 二、待遇与其社会地位24-26
- 三、工作职责与供职时间26-27
- 四、文学待诏与唐代文化27-28
- 第三节 诸伎杂流待诏群体研究28-34
- 一、诸伎杂流待诏的选拔方式28-29
- 二、供职时间与工作职责29-30
- 三、待遇与社会地位30-32
- 四、诸伎杂流待诏的生活与心态32-34
- 第三章 唐代待诏群体与唐代政治34-42
- 第一节 安史之乱前后翰林待诏与唐代政局——以李泌为例34-36
- 第二节 诸伎杂流待诏与唐代政治——以“永贞革新”为例36-42
- 第四章 唐代杂流待诏群体与唐代社会文化42-65
- 第一节 书画待诏42-46
- 第二节 棋待诏46-49
- 第三节 琴待诏49-51
- 第四节 医待诏51-57
- 第五节 僧道待诏57-61
- 第六节 阴阳五行、天文待诏61-65
- 结语65-66
- 参考文献66-7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70-71
- 致谢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刚;唐代翰林院诸伎术杂流[J];江西社会科学;1990年01期
2 黄永年;所谓“永贞革新”[J];青海社会科学;1986年05期
3 辛德勇;大明宫西夹城与翰林院学士院诸问题[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4 程宗才;唐代的翰林学士与宰相[J];史学月刊;1991年05期
5 介永强;;隋唐高僧与中国书法[J];史学集刊;2013年05期
6 李鸿宾;;唐玄宗择相与开元天宝年间中枢政局[J];文献;1995年03期
7 杝昊;;晚唐翰林懌官家族的社g生活,
本文编号:10502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050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