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仕”引发的“战争”
本文关键词:“致仕”引发的“战争”
更多相关文章: 余秋雨 古代官员 乞骸骨 章培恒 萨都剌 辞官 元代文学 公羊传 古代知识分子 退休制度
【摘要】:正古代官员辞职退休、告老还乡有"悬车""乞骸骨"等称谓。其实,还有一个"致仕"的称谓更引人关注。"致仕"一词本来默默无名,2003年因为金文明和余秋雨关于"致仕"一词的口诛笔伐而声名鹊起,后来引致许多学界名流乃至草根网友加入论战,掀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文化笔战"。最终金文明获胜。"致仕,就是求官,这是古词活用。"以余秋雨为首的学界主张"致仕"活用。"致仕,就是退休,古词不能
【关键词】: 余秋雨;古代官员;乞骸骨;章培恒;萨都剌;辞官;元代文学;公羊传;古代知识分子;退休制度;
【分类号】:K209
【正文快照】: 古代官员辞职退休、告老还乡有“悬车”“乞骸骨”等称谓。其实,还有一个“致仕”的称谓更引人关注。“致仕”一词本来默默无名,2003年因为金文明和余秋雨关于“致仕”一词的口诛笔伐而声名鹊起,后来引致许多学界名流乃至草根网友加入论战,掀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文化笔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光萱;向余秋雨先生请教“规矩”[J];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01期
2 杨长勋;我为什么为余秋雨辩护[J];文学自由谈;2001年03期
3 唐相平;我读余秋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1年02期
4 刘起林;焦躁而乏力的文化攀登——“余秋雨现象”之我见[J];理论与创作;2001年01期
5 古远清;弄巧反拙 欲盖尔彰——评《新民周刊》等媒体联合调查余秋雨“文革问题”[J];南方文坛;2001年04期
6 代迅;关于酷评:以余秋雨现象为例[J];文艺评论;2001年02期
7 吕相康;;东风吹着便成春——“余秋雨现象”点击(下)[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吕相康;;东风吹着便成春——“余秋雨现象”点击(上)[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段雁;;文化穿越现实情感之旅——读《出走十五年》[J];全国新书目;2003年05期
10 贾海红;做人要善良 读书要用心——访余秋雨先生[J];人民教育;2004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健国抛出“余秋雨自杀威胁传媒”新证据[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孙光萱;;任犊并不都是余秋雨——对《一点补充》的补充[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2)[C];2005年
3 古远清;;由余秋雨“封笔”谈到《借我一生》造假问题[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许德金;玉宁;;中国当代传记文学中的生态意识——以余秋雨的《借我一生》为例[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白烨;;近期文坛热点(之一) 名家遭遇“历史问题”质疑[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2)[C];2005年
6 文波;;《文化湘军》评选文坛十大作家高手[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0.5)[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宗欣;余秋雨将招首届博士后[N];中国文化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朱丹 实习记者 韦夏怡;余秋雨“苦行僧”化身“大股东”[N];经济参考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余胜海;作家余秋雨的16年的财富苦旅[N];经理日报;2009年
4 吴拯修;余秋雨的“垃圾信息”[N];文学报;2010年
5 记者 胡国洪;退休局长吴拯修出书 狠“咬”余秋雨[N];金华日报;2010年
6 广州资深财经媒体人士 李银;余秋雨的投资疑问[N];深圳商报;2011年
7 见习记者 李仁平;余秋雨,有没有侵吞国有资产?[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8 记者 丁杨;余秋雨携新书与哈尔滨大学生“闪问”“闪答”[N];中华读书报;2011年
9 郜大军;余秋雨 真的全错了吗?[N];中国教师报;2003年
10 ;余秋雨:封笔是为反盗版[N];广州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敬华;余秋雨散文与余秋雨现象[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扬;“余秋雨现象”与“文化大散文热”[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过sト,
本文编号:10508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050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