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山东盐业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8 06:10
本文关键词:宋元山东盐业研究
【摘要】:山东位于环渤海湾一带,盐业资源丰富,早在夙沙氏时期,就已出现关于煮盐技术的记载。到了宋元时期,较前代而言,盐业生产有明显的上升趋势,除在朝代更替之际遭受短期破坏外,大部分时间都保持着稳定的生产格局和较高产量。尤其到了元代,设置都转运盐使司并颁发各种政令,盐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宋元时期,山东大盐场大都集中于渤海湾一带。宋朝在滨州地区建有永利盐场、滨州盐场。金朝时则在今滨州地区设立海润盐场、海盈盐场;元朝设有永利、富国、利国、丰国、王家岗等盐场。这些盐场的设立,带动了当地制盐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按照时代发展的顺序,从北宋、金代、元代三个时期对山东盐场的生产、管理、私盐等方面进行介绍,利用数据的对比,概括山东盐场的发展方向;从史料典籍中寻找山东盐场的记载,勾画出当时山东盐场的生产盛况以及运销过程。北宋时期山东地区的盐产区主要集中在京东路的密州、登州、青州、潍州、莱州和河北路的滨州,盐产量较大,以密州涛洛场为例,年产盐32000余石。盐务管理系统,中央设三司总管盐业事宜,地方上则根据各盐产区的具体情况,或设“监”、“场”、“务”进行管理,而宋代盐法紊乱,关键人物是范祥和蔡京,文章中对二人的改革措施作了简要介绍,以此窥探宋代盐法的混乱局面。而在食盐运销方面,行盐分界制度则是研究重点。金代在山东盐场设山东盐司,无论是盐产量还是盐课收入,在七大盐司中占有重要地位,金代政府对盐价进行管理严格,在食盐销售和盐业管理方面在宋代的基础上有所加强。元代统一,盐业发展稳固,本文对盐业生产技术、盐户、运销体系及管理体系方面进行介绍。此外宋、金、元三个朝代的私盐发展也是研究重点。
【关键词】:宋代 金代 元代 山东 盐业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9;K244;K247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绪论8-15
-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8-9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9-14
- (一)国内研究现状9-13
- (二)港台学者及海外学者研究现状13-14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14-15
- 第一章 北宋山东盐业发展15-39
- 一、宋代以前山东盐业概况15-16
- 二、北宋山东食盐的生产16-23
- (一)北宋山东盐场概况16-21
- (二)宋代山东的盐业生产21-23
- 三、北宋山东食盐的管理与流通23-29
- (一)宋代山东盐业的管理23-27
- (二)宋代山东盐业的运销体系27-29
- 四、北宋山东的私盐问题29-36
- (一)私盐的来源及兴起的原因30-32
- (二)私盐盐法及其变迁32-35
- (三)私盐盛行的影响35-36
- 五、北宋山东食盐政策的历史变迁36-39
- 第二章 金代山东盐业的发展39-54
- 一.金代山东盐场的基本概况39-43
- (一)金代山东区域范围39-41
- (二)山东盐场分布情况41-42
- (三)金代山东盐场的地位42-43
- 二.金代山东的盐业生产43-45
- (一)金代山东盐业生产技术43-44
- (二)盐价的变化44-45
- 三.金代山东食盐的经营体系45-51
- (一)金代山东食盐的销售概况45-49
- (二)金代山东盐业的管理体系49-51
- 四.金代山东的私盐问题51-53
- 五.晚金盐业管理的混乱53-54
- 第三章 元代山东盐业发展54-77
- 一.元代山东盐场的生产概况54-58
- (一)元代山东区域范围54-56
- (二)山东盐场的分布情况56-57
- (三)元代山东盐场的地位57-58
- 二.元代山东的盐业生产58-61
- (一)元代山东盐业生产技术58-59
- (二)元代山东的盐户59-60
- (三)山东盐场的盐产量变化60-61
- 三.元代山东盐业的管理和运销体系61-74
- (一)元代山东盐业的行政管理体系61-67
- (二)元代盐法的演变67-69
- (三)元代山东盐业的运销体系69-74
- 四.元代山东的私盐问题74-77
- 结语77-78
- 参考文献78-8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82-83
- 致谢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振瑜;阿城小岭发现金代夔纹铁,
本文编号:10533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053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