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土地与清代埔里盆地的族群关系
发布时间:2017-10-18 16:16
本文关键词:移民、土地与清代埔里盆地的族群关系
【摘要】:影响族群关系的因素是多元且复杂的,因时代背景不同,决定族群关系走向的力量也有所差异。清代台湾埔里盆地的族群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动,人口迁移、土地资源竞争成为影响这一时期族群关系的主要力量。埔里盆地的先住民为埔、眉二番社。清中期,平埔族群开始迁入,形成多族群杂居共垦的局面。之后,平埔族群不断蚕食先住民的土地资源,导致其生存空间严重压缩,最终难逃被同化或他徙的命运。清末实施"开山抚番"政策,吸引汉人大规模进入盆地开垦,平埔族群逐渐失去其优势地位,并开始走向汉化,从而深刻地改变了此后当地族群关系的格局。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
【关键词】: 移民 土地 埔里盆地 族群关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4ZDB113)
【分类号】:K249
【正文快照】: 埔里位于今台湾南投县中央地带,是中央山区物资主要集散地,也是连接台中至花莲的交通枢纽。从地形上看,埔里是个陷落的盆地。清代,埔里属水沙连地区,是水沙连最大的平原地带,土地肥沃,气候、水文皆适宜农耕,故成为移垦者的首选,原住民、平埔族、汉人等多族群长期在此展开互动,
本文编号:10559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055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