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简述西周时期乐的功用

发布时间:2017-10-26 13:15

  本文关键词:简述西周时期乐的功用


  更多相关文章: 乐悬 宫廷雅乐 功用


【摘要】: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启动,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研究。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和方面进行了系列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针对礼乐文明的研究也逐渐得到了学术界的更多关注,在礼乐的共性研究上也公认其在我国西周时期达到高峰的观点。而通过对这一时期音乐理论、制度建设、教育模式和器物制作水平等分析,能够使得对乐的作用了解更加清晰,对文明探源工程中西周时期的部分内容,相互印证,在纵向研究中,以期取得对乐的系列研究成果。 远古时代直至商时期,“乐”经历了由巫乐的启蒙到礼乐的渐兴的过程,随着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应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达到了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至此“乐”终于被推上了与“礼”结合的层面,开始形成固定的形制制度,已求达到社会关系更为融洽的目的。至此形成的礼乐制度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孕育、发展、成长造成了十分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乐”无论从器具、机构、使用规格还是理论水平、教育观念等都达到了历史高峰,形成了赋予特色的“春官”、“宫廷雅乐”、“乐悬”等社会现象。这些无不带有王权的影子,可以说是王权意识物化形态。统治阶级利用“乐”这一温和的外衣,将其与社会精神、政治形态等建立起多方面的联系,形成了等级森严的西周社会。 本文将从“乐”的功用角度,通过系列的文献材料,考古资料、音乐学理论和部分人类学资料进行整合分析,对西周时期“乐”的概况、特征、功用、影响等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和研究,还原西周乐的真实面貌,以突出“乐”地位。
【关键词】:乐悬 宫廷雅乐 功用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22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0
  • 1.1 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7-8
  • 1.2 相关概念界定8-9
  • 1.3 本文主要思路9-10
  • 1.3.1 主要内容9
  • 1.3.2 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9-10
  • 第二章 乐在西周之前的基本状况10-16
  • 2.1 乐的考古学定位11
  • 2.2 巫乐的启蒙到礼乐的渐兴11-14
  • 2.3 乐在西周之前的功用14-16
  • 2.3.1 原始乐的功用14
  • 2.3.2 夏商乐的主要功能14-16
  • 第三章 西周时期乐的概况16-35
  • 3.1 乐的机构和管理16-19
  • 3.1.1 负责乐的管理——春官诞生17
  • 3.1.2 乐官制度17-19
  • 3.2 乐悬19-20
  • 3.3 宫廷雅乐20-21
  • 3.4 音乐器具和音律使用21-24
  • 3.4.1 音乐器具21-22
  • 3.4.2 音律节奏22-23
  • 3.4.3 使用方式23-24
  • 3.5 乐的教育24-25
  • 3.6 考古文物中的体现音乐水平的代表25-35
  • 3.6.1 北方地区(主要以山西和陕西代表)的乐器26-33
  • 3.6.2 南方地区出土的乐器代表33-35
  • 第四章 西周时期乐的功用35-40
  • 4.1 音乐艺术本身的发展35
  • 4.2. 礼乐互补,造就等级35-36
  • 4.3 一以贯之的为政治服务功能36-37
  • 4.4 乐的教化作用37-38
  • 4.5 塑造民族文化共同心理38-40
  •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3
  • 致谢43-44
  • 作者学术成果情况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唐兰;;西周铜器断代中的“康宫”问题[J];考古学报;1962年01期

2 杨朝明;鲁国礼乐传统研究[J];历史研究;1995年03期

3 刘怀君;;眉县出土一批西周窖藏青铜乐器[J];文博;1987年02期

4 ;陕西扶风庄白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发掘简报[J];文物;1978年03期

5 卢连成;尹盛平;;古■国遗址、墓地调查记[J];文物;1982年02期



本文编号:10988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0988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2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