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蒙阴公氏家族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6 15:08
本文关键词:明代蒙阴公氏家族文化研究
【摘要】:明代蒙阴公氏家族是有江北罕见的文学世家和声势显赫的“馆阁世家”。蒙阴公氏出自姬姓。周公旦的后代鲁昭公把王位传给弟弟姬宋,即鲁定公。鲁定公把鲁昭公的儿子衍和为,都封为公爵,世称公衍、公为。公衍、公为的后代子孙以爵位为姓,遂成公姓。汉代,有主爵都尉公俭。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士族部分南迁,公氏也南迁到浙江括阳等地,但鲁地仍有大量公氏后裔存在。至宋宣和元年(1119年),公蕃自临沂迁至蒙阴,被称为蒙阴公氏的一世祖。到八世公海时已至元朝末年,蒙阴公氏已经是有一定势力的家族了。进入明代以后,蒙阴公氏经过数代人的努力而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在明代,蒙阴公氏家族见诸史籍的名人较多。从公海到公Q_、公评、公忠都以孝友闻名,蒙阴公氏家族进入了家学、家风相对固定的时期。随后,公勉仁、公跻奎、公一扬、公家臣和公鼐先后、连续五世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公勉仁曾任都御史,公一扬曾任裕州知州、工部郎中,公家臣曾任翰林院编修,并获诰赠礼部左侍郎,公鼐曾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国子监司业、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并获赠礼部尚书。其他蒙阴公氏子弟在仕途上也多有表现。当然,主要表现是蒙阴公氏家族出现了叔侄五进士,父子两翰林,并显声仕途和文坛,成为江北声势显赫的“馆阁世家”。明代以后,蒙阴公氏无论在仕途还是在文坛都不如以前显赫了,但是,仍有许多见于史籍的名人。 蒙阴公氏家族在明代鼎盛期,满门风雅,在家学家风等方面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明代蒙阴公氏的家学以宋明理学为主,兼修文学、历史、医学、农学、道教、书法、易学等。在理学传承方面,蒙阴公氏的一世祖公蕃被称为真儒。蒙阴公氏家族的代表人物公鼐以精通理学闻名,被明光宗称为“理学名臣”。蒙阴公氏家族的家风以孝友纯厚,睦族好善,正直不阿,平恕尚端等为主要内容。 明代蒙阴公氏家族以文学,尤以诗歌见长,可以称为文学世家,明代蒙阴公氏子弟,特别是蒙阴公氏家族的五世进士笔耕不辍,多有著述。其中,公鼐著作等身。明代蒙阴公氏家族文学具有体裁多样,,以诗为主,爱国爱民,文以载道,寄情山水,钟爱家乡,标举“齐风”,显名诗坛等特点 以重孝、正直、友善、重教为主要内涵的明代蒙阴公氏家族文化,对其家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在孝的方面,蒙阴公氏家族并非一开始就是一个特别重孝的家族,而是在公守敬公Q_“以孝著闻”的影响下,重孝才成了蒙阴公氏家族的家风。从正直、友善、重教等方面考量也是如此。例如,在正直方面,从公勉仁开始才代代相传;在友善方面,自公Q_的儿子公评“富而好施,睦族劝善”以后,蒙阴公氏家族就形成了友善的传统。在重教方面,蒙阴公氏上下代之间的传承、影响更为明显:史载公勉仁的父亲公恕重视教育。自此,重教成了蒙阴公氏家族的门风。接着,第二世进士公跻奎致仕告回乡后,在中山寺设立了中山书院授徒。此外,在诗歌创作方面,蒙阴公氏子弟之间也存在着影响。如自公忠以“诗书启后”到公勉仁“以文学著名”以后,明代蒙阴公氏子弟基本上都有著述。在诗歌主张方面,公鼐在万历前中期标举“齐风”,其弟公
本文编号:10991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099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