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历史文化纵横谈
本文关键词:广西历史文化纵横谈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区 壮侗语族 西南高原 游牧文化 森林草原 稻作文化 旱地农业 越人 铜鼓文化 次文化
【摘要】:正中华文化是由四大板块构成的,它们是:中原旱地农业文化圈,北方森林草原狩猎游牧文化圈,西南高原农牧文化圈,江南稻作文化圈(如下图)。中原旱地农业文化圈是中华主流文化圈,汉族的发祥地。其他三个文化圈为少数民族的发祥地,呈"匚"形自北向西向南围绕在中原旱地农业文化圈周围。江南稻作文化圈早期是越人的繁衍之地,它包括四个文化区。秦汉以后,绝大部分越人都变为汉族,只有华南文化区的壮侗语族民族依然保持民族特征。
【关键词】: 文化区;壮侗语族;西南高原;游牧文化;森林草原;稻作文化;旱地农业;越人;铜鼓文化;次文化;
【分类号】:K203
【正文快照】: 中华文化是由四大板块构成的,它们是:中原旱地农业文化圈,北方森林草原狩猎游牧文化圈,西南高原农牧文化圈,江南稻作文化圈(如下图)。—黄河中游文化区(龙集团发迹区)—黄河下游文化区(凤集团发迹区)中华文化板块结构中原旱地农业文化圈(主流文化圈)北方森林草原狩猎游牧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艳,王辉;移民外来文化的土著化过程——以西南三线厂的“厂文化”为例[J];人文地理;2003年06期
2 肖渭根;特色产业与特色文化相互提升[J];今日浙江;2005年19期
3 李永贵;;基层文化产业发展微探[J];实践;2005年05期
4 杨玲;;北京呼唤新文化体系[J];北京观察;2007年06期
5 陶冶;张雷;;文化产业建设的区域联动模式[J];浙江经济;2008年15期
6 周鸿铎;;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J];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7 张效民;;广东的历史文化资源[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8 赵学琳;;石家庄市文化强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2期
9 符成安;;以“三化”为纲抓好公共文化服务[J];衡阳通讯;2011年10期
10 朱金茂;;立足宁波实际 建设文化强市[J];宁波通讯;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山;安宇;孟召宜;;江苏和浙江“文化大省”建设研究[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2 梁雪梅;;试论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重要作用[A];2009中国·廊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廊坊市域经济发展与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何玉;;加快实施文化资源转化战略 提升山东文化竞争力[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4 欧阳强;;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文献综述[A];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梁获;;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宁可;;中华文化及其区域文化[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一卷][C];2011年
7 王荣国;;兴化区域文化形成初探[A];莆仙文化研究——首届莆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朱锡宁;张朝晖;;构建区域文化的良好法治环境[A];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9 李常春;;文化、区域文化变迁及其重构——三门湾文化浅析[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10 朱永杰;;试析北京古运河的文化特色[A];北京学研究2011:北京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常先;民营企业要不失时机地介入文化产业[N];郑州日报;2005年
2 何振鹏;区域文化应如何创新[N];国际商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徐大为邋孟中 雷永莉;依有本之木 汲有源之水 创世纪盛事[N];太原日报;2007年
4 市委宣传部 林起;以文化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N];厦门日报;2008年
5 张小兰;三江涌动文化活力[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李莉邋通讯员 车满满;皇姑区五年打造“中央文化区”[N];沈阳日报;2008年
7 张建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提升闽北文化软实力[N];闽北日报;2009年
8 ;精心打造上海西北部文化高地 全力推进苏州河文化长廊建设[N];中国文化报;2008年
9 福建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中心研究员 刘小新;“海峡文化研究”的当代性[N];文艺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方芳;中央党校29期中青班学员来潭调研文化产业[N];湘潭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Muhammad Mahroof Khan;经济发展的文化影响:跨文化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万代吉;藏族民间祭祀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李珊珊;漳台历史文化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红;香港西九龙文娱艺术区(西九文化区)发展模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2 鲁芊;民俗文化产品开发与营销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3 马红园;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对西安经济的影响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4 杨阳;将军衙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5 张卓娜;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保障体系构建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6 杨成锦;湖北古镇文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毛增锋;近代福州仓山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宋浩;北京市城镇文化消费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9 王二双;新时期繁荣文化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10 刘飞;古代仓山文化的生成与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016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101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