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伯夷叔齐被推上圣贤祭坛原因探析

发布时间:2017-10-28 16:11

  本文关键词:伯夷叔齐被推上圣贤祭坛原因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伯夷 叔齐 孔子 孟子 圣贤 祭坛


【摘要】:伯夷、叔齐因谦让天下、饿死首阳而获孔子赞誉。司马迁曾作《伯夷列传》且居《史记》列传第一篇,文中说: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从《伯夷列传》的创作主旨可看出司马迁作此人物传记的真正用意。孔子、孟子对伯夷叔齐行为的解读,汉朝以来统治阶层相关诏令的颁布,都提高了伯夷叔齐的地位,揭示了伯夷叔齐最终被推上圣贤祭坛的真正原因。
【作者单位】: 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卢龙分校;
【关键词】伯夷 叔齐 孔子 孟子 圣贤 祭坛
【分类号】:K204.2
【正文快照】: 几千年来伯夷、叔齐倍受人们关注,文人们写诗赋词吟咏赞叹借以抒发个人情怀,史学家们冷静考证探寻首阳山的真正所在,政治家们热切关注伯夷叔齐行为的现实意义。于是,伯夷、叔齐的故事就这样一代一代地由这些不同身份的人们为了不同的目的从历史召回到现实,在历史与现实的多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杰;;论孔子的天命、人性及政治价值依据[J];孔子研究;2005年06期

2 黄玉顺;;孔子仁学的现代意义何以可能?——依据生活儒学的阐明[J];理论学刊;2007年10期

3 魏悦如;;从《伯夷列传》窥探司马迁的儒家思想[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4 李仲先;从《史记·伯夷列传》看司马迁的幽愤之思[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征科;;洋务运动时期士向知识分子的初步转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王瑜;;进化论中国传播的语境与选择[J];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迟成勇;;儒家道德修养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徐梓;;“天地君亲师”源流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冯芬;;自然诗性的张扬——生态批评视阈下的李白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王国春;周月光;;以民众的目光透视教师地位之演变[J];成才之路;2011年02期

7 陆耀明;;从儒家与基督教的区别及其对经济的影响看和谐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点[J];船山学刊;2009年01期

8 项念东;;从“秋兴”情结看中国文学的自省精神——读钱穆《晚学盲言》札记之一[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张鹏飞;;论中华戏曲文化“大团圆”叙事范式的审美意蕴[J];东疆学刊;2010年02期

10 刘文锁;渐中语类——俞伟超先生晚年思想随录[J];东南文化;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泽环;;道德生活中的传统话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点思考[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朱沅沅;谢雨;;恢复性司法的本土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3 郭文;;恢复性司法视野下的强制医疗程序[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特别程序与检察监督[C];2012年

4 方清;程家敏;;刑事被害人权益保护与恢复性司法研究[A];海峡两岸法学论坛——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年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蕾;郑珍诗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广;“理一分殊”理念下的朱熹哲学[D];山东大学;2005年

4 陈占彪;“五四”一代知识分子观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李义天;当代美德伦理学研究:关于伦理多样性的论证与辩护[D];清华大学;2006年

6 彭发胜;翻译与中国现代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D];北京大学;2008年

7 郑和;追寻生命的教学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章迪诚;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制度变迁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洪晓丽;仁:作为道德本体的构成[D];复旦大学;2008年

10 谭同学;乡村社会转型中的道德、权力与社会结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俊;论钱穆对“士”精神的认知、坚守与承传[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韩绍深;葛洪政治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田秋莹;儒家孝文化与当代大学生德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春玲;我国特殊刑事重罪追诉引入恢复性司法之探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5 陈清华;静思的智慧—中国画意境美探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6 卢芸芸;我国刑事和解的理性分析与制度构建[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7 齐长涛;汉画像石—汉代人的“世界”[D];青岛大学;2011年

8 王凯凯;自然·信仰·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楠;乡村伦理变迁与个体的崛起[D];西南大学;2012年

10 徐波;和合会通之魂[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勇;从《伯夷列传》看司马迁的社会理想[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刘洪仁;名虽“列传”,实乃杂文──读《史记·伯夷列传》[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3 陈荣根;从《史记》赞论看司马迁的文化思想倾向[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4 党艺峰;《伯夷列传》和隐逸叙事[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5 符玲;;《伯夷列传》的创意及主题思想[J];文学教育(下);2008年08期

6 李仲先;从《史记·伯夷列传》看司马迁的幽愤之思[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0期

7 单少杰;《伯夷列传》中的公正理念和永恒理念[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8 安小兰;;司马迁对德福关系问题的思考——以《史记·伯夷列传》为中心[J];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汝霖;;人物传记种种[J];前线;1962年18期

2 施丁;;谈谈对人物传记的评论问题[J];安徽史学;1988年04期

3 李学华;县志人物传记要重视整体布局[J];新疆地方志;1990年04期

4 于晓航;真实·典型·生动——人物传记写法之我见[J];党史纵横;1994年01期

5 张艳国;关于编写历史人物传记的一些意见[J];长白学刊;1996年04期

6 刘德润;再谈志书人物传记的编写[J];新疆地方志;1996年01期

7 林苹;论《史记》人物传记的艺术表现手法[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8 蔡友;;诗意盎然的人生——读3种人物传记[J];全国新书目;2001年05期

9 王兆荣;从《廉颇蔺相如列传》看《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J];保山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10 ;世界人物传记[J];全国新书目;200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傅德华;于翠艳;李春博;;《中国史学论文索引》:人物传记文献资料目录的分析研究[A];2010年中国索引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宗东峰;;人物传记多面解读——研究性学习在传记阅读中的运用[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集[C];2014年

3 王铁;;浅谈旧族谱中人物传记的文献价值[A];历史文献研究(总第27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健桦 黄知才;增长回落 结构生变[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2 著名财经书评人 邱恒明;财经书 人物传记收获颇丰 “引进”仍然水土不服[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3 商报·东方数据专题组;2007年人物传记类图书市场勾勒[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研究员 金冲及;谈党史人物传记写作中的几个关系[N];北京日报;2008年

5 赖晨;撰写人物传记须多方考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舒晋瑜;梁光玉:人物传记的富矿能挖多深?[N];中华读书报;2013年

7 徐大为;斯人已去 风范长存[N];太原日报;2013年

8 张秀平;做“人物群体”文章[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9 董大中;三种人生哲学的形象表现[N];文艺报;2007年

10 商报·东方数据专题组;商报·东方数据7月主要细分市场排行[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薛雅芬;汉魏六朝人物传记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胡菲;三国两晋南北朝地方人物传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高慧玲;《晋书》人物传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程静;人物传记风格的再现与重构[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李晓丹;从《居里夫人传》英汉翻译看人物传记的翻译策略[D];山西大学;2013年

6 江盈盈;体育人物传记翻译中的语言表达[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4年

7 王小刚;《史记》合传结构论[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089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1089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f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