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冯秉正神父在上古史论争中所使用的学术方法
发布时间:2017-10-29 01:26
本文关键词:论冯秉正神父在上古史论争中所使用的学术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历史纪年 希腊七十子译本 书经 诺亚洪水
【摘要】:18世纪来华的法国传教士冯秉正神父,在华40余年,著作颇丰。他受康熙帝命令,曾编译十二卷《中国通史》,奠定了近代欧洲汉学历史研究。他用天文学方法讨论中国上古史纪年,以中国式的证明方式来证伪《竹书》和《路史》,以及他因中国上古史纪年的影响而对《圣经》希腊七十子译本的选择,展示了他独特的学术方法和见解。该事件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17、18世纪来华传教士和西方学者之间有关上古史论争这一学术盛况。
【作者单位】: 法国保罗瓦莱里大学法国文学古典时代与文艺复兴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历史纪年 希腊七十子译本 书经 诺亚洪水
【分类号】:K21
【正文快照】: 1703年六月,以冯秉正(Joseph-Francois-Marie-Anne de Moyriac de Mailla,1669-1748)神父为代表的一行人,在继白晋、李明、张诚等人被路易十四派遣来华之后,抵达中国澳门。从此,这个17世纪末期出生于法国比热玛雅城堡的贵族,开始了他在中国这个古老国度壮阔而又艰辛的传教历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推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学术方法创新》[J];沧桑;2008年05期
2 李跃林;;《重现》中的历史重现论[J];读书;2010年08期
3 刘桂梅;;试论《宏观世界话玉溪》学术方法之应用[J];青年文学家;2009年20期
4 孙云;一种学术立场的确立和一种学术方法的形成——评《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史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王申刚;;对思想考古的探索与思考[J];黑龙江史志;2012年11期
6 欧阳友权;文学原理的学理品格——评《文学原理》的学术方法与创新意义[J];云梦学刊;2002年01期
7 蔡晓飞;;浅析《宏观世界话玉溪》学术方法之运用[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4期
8 梅琼林;萧兵现象:飞腾的文化想象力与学术方法之得失──论萧兵的楚辞学研究[J];黄冈师专学报;1996年03期
9 彭红卫;;思想考古:学术方法的整合与创新——兼评郑晓江教授的《八千里路云和月》[J];电影文学;2007年22期
10 尚先娥;;试论《宏观世界话玉溪》一文所用的学术方法[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泳;眉睫的学术趣味和学术方法[N];中华读书报;2013年
,本文编号:11108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110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