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两汉之际的国家认同及其历史启示

发布时间:2017-10-31 08:35

  本文关键词:两汉之际的国家认同及其历史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西汉 两汉之际 统一多民族国家 国家认同 王莽政权 儒家思想 思想文化政策


【摘要】:西汉时期,以认同西汉王朝为核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正式形成。两汉之际政局动荡,西汉王朝名存实亡,但是社会各阶层对西汉王朝仍然寄予厚望,以认同西汉王朝为核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仍然拥有广泛坚实的社会基础。这种状况与西汉统治者重视思想文化教育的政策密不可分。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盛世王朝,西汉王朝的教化政策开启了中原王朝重视思想教化的优良传统,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教化、重传承的文化特质,对巩固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关键词】西汉 两汉之际 统一多民族国家 国家认同 王莽政权 儒家思想 思想文化政策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古代民族志文献整理与研究”(12&ZD136)
【分类号】:K234
【正文快照】: 两汉之际,是指西汉末年哀帝至东汉光武帝初年,前后五十余年。这个时期政治腐败,政局动荡,西汉王朝统治者昏庸无道,各种政治斗争此起彼伏,期间还经历了王莽政权的兴衰,爆发了以“反王莽、兴汉室”为旗号的各种武装活动。中国古代两个王朝之间的动荡时期往往是政治上的敏感期,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金”帝国:西汉王朝黄金为何那么多[J];东方收藏;2010年10期

2 刘彦威;西汉王朝的辖区设治与戍防[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03期

3 郝树声;略谈西汉王朝对甘肃地区的开发[J];社会科学;1989年04期

4 张涛;经学与西汉王朝的民族政策[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2年06期

5 陈瑜;陈奇;;司马相如与西汉王朝的夜郎开发[J];兰台世界;2014年09期

6 李大龙;;不同藩属体系的重组与王朝疆域的形成——以西汉时期为中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01期

7 石少颖;;西汉王朝对外思想述论[J];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01期

8 史众;西汉王朝与刘濞等复辟势力的斗争[J];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75年02期

9 李玉洁;;西汉时期的梁国、梁王考[J];中州学刊;2008年05期

10 刘运动;;西汉王朝对匈奴民族政策的演变[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彭浩;;西汉初年货币政策的调整[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四期[C];2005年

2 李鼎芳;;西汉王朝初期在农民起义灭秦的教训下调整其统治政策[A];河北省历史学会一九八○年年会论文选[C];1980年

3 朱士光;;西汉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特征及其与都城长安相互影响之关系[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六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莒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钟素芬;;论西汉疆域的巩固与发展[A];中国长城博物馆暨中国长城学会优秀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颖娜;从“汉习楼船”看西汉王朝与西南民族地区的关系[N];中国民族报;2009年

2 高新生 李兆春;汉朝海防[N];中国海洋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元晖;“约”与西汉王朝的民族政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2 刘俊虎;西汉诸帝巡幸与社会政治[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秦安琪;论妇女与西汉政治[D];青海师范大学;2013年

4 许昭;西汉元、成时期儒生参与政治之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5 韩琳琳;《礼记》与西汉社会[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徐东杰;汉初三杰为臣处世之道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7 赵为之;西汉赋税种类探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庄金秋;西汉各类官员投降匈奴问题研究[D];烟台大学;2008年

9 张贝贝;西汉陵县徙民诸问题管窥[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216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1216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3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