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宋代官箴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3 05:15

  本文关键词:宋代官箴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宋代 官箴 为官之道 为官之术


【摘要】: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数千年中曾创造丰硕的灿烂文明,其中官箴文化,就是我国古代政治史上的一座宝藏,它被称为官场中的百科全书,有“牧民指南”,“宦海宝鉴”的之称。官箴肇始于三代,发展于汉唐,繁荣于宋元明清,因此对宋代时期的官箴文献的研究尤显得重要和必要。 宋代官箴文化的繁荣与宋代国君防范臣下的祖宗家法是分不开的,誓不杀大臣、言官的祖训,极大的鼓励了群臣进谏进言的行为,同时也促进了官箴文化的发展。宋代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思想和宋代科举制的完善,使广大的出身底层的知识分子通过努力进入仕途,跻身士大夫的行列,他们参政议政的意识空前高涨。儒家文化的影响,如仁政、民本、修身等儒家思想,始终把官员的个人修养、仁爱百姓与报效国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宋代官箴主要有官箴著作与单篇文献两种,数量较多,据笔者统计专著有7部24卷,官箴文207余篇,作者主要以百官为主,是官员对自身为官的经验的总结,比宋前的官箴更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此外,宋代帝王也不时的参与其中,甚至庶民也参于官箴的创作中,向地方官员献计献策,丰富了宋代官箴的创作主体。 宋代官箴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官员个人修养和处理公务的计巧这两方面展开的,主要包括为官之道和为官之术两方面;其中为官之道又包括忠君爱国、清政廉洁、处事以公、谨言慎行、临事以勤等方面,为官之术包括御吏以严和抚民以仁。 总之,宋代官箴培养了官员的自律品格,对今天的公务人员依旧有借监意义;同时,由于其盲目夸大了道德作用,忽视公德的建设又缺少必要的社会监督机制和惩罚机制,,使它的作用并没有得到最大的发挥,这也是需要我们思考和作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宋代 官箴 为官之道 为官之术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24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第一章 绪论9-13
  • 1.1 选题的意义9-10
  • 1.2 学术前史10-12
  • 1.2.1 古代官箴综合性研究10
  • 1.2.2 宋代官箴研究10-11
  • 1.2.3 对官箴书的辑录与整理工作11-12
  • 1.3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12
  • 1.4 研究方法12-13
  • 第二章 官箴与宋代官箴文化13-19
  • 2.1 官箴的概念13-14
  • 2.2 宋以前官箴的发展脉络14-16
  • 2.2.1 夏商周时期14-15
  • 2.2.2 两汉时期15-16
  • 2.2.3 魏晋至隋唐时期16
  • 2.3 宋代官箴产生发展的背景16-19
  • 2.3.1 国君防范臣下的祖宗家法的要求16-17
  • 2.3.2 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思想的张扬17
  • 2.3.3 儒家文化的影响17-19
  • 第三章 宋代官箴文献概述19-35
  • 3.1 宋代官箴主要著作19-30
  • 3.1.1 官箴专著19-22
  • 3.1.2 单篇官箴文22-30
  • 3.2 宋代官箴作者分析30-31
  • 3.3 宋代官箴题名分析31-35
  • 3.3.1 以官职为题31
  • 3.3.2 以地名为题31-32
  • 3.3.3 以年号为题32-33
  • 3.3.4 以历史为题33-34
  • 3.3.5 以箴谏的主旨为题34-35
  • 第四章 宋代官箴的内容及特点35-61
  • 4.1 宋代官箴内容探析35-57
  • 4.1.1 为官之道35-47
  • 4.1.2 为官之术47-57
  • 4.2 宋代官箴的写作特点57-61
  • 4.2.1 以正面宣教为主,以天人惩罚为辅57
  • 4.2.2 引用古语,列举事例57-58
  • 4.2.3 注重用典58-61
  • 第五章 宋代官箴的价值与局限61-65
  • 5.1 宋代官箴的价值61-63
  • 5.1.1 宋代官箴的伦理价值61-62
  • 5.1.2 宋代官箴的史料价值62-63
  • 5.2 宋代官箴的局限63-65
  • 5.2.1 盲目夸大道德作用,缺少社会监督机制63-64
  • 5.2.2 重视私德,忽视公德64-65
  • 结论65-67
  • 参考文献67-71
  • 致谢71-7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3-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酉山;;清、慎、勤:为官的基本准则——说吕本中的《官箴》[J];安徽史学;2007年04期

2 赵振;君臣关系与北宋前期政治——以寇准为个案[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3 赵振;;论中国古代的官德教育[J];北方论丛;2006年03期

4 王化平;中国古代的官箴类文献[J];图书与情报;2005年04期

5 郑颖慧;宋代官箴清廉思想论略[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葛荃;官箴论略[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7 彭忠德;古代官箴书中反腐倡廉浅析[J];晋阳学刊;1996年01期

8 崔宪涛;关于中国古代官箴书的几个问题[J];理论学刊;2005年01期

9 李文海;;《官箴》解读[J];决策与信息;2007年11期

10 时运生;中国古代的为官之道──古代“官箴”述论[J];人文杂志;1996年06期



本文编号:11347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1347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6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