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从身体改造到身心解放:新文化运动同人的身体思想

发布时间:2017-11-04 10:02

  本文关键词:从身体改造到身心解放:新文化运动同人的身体思想


  更多相关文章: 新文化运动同人 身心解放 身体改造


【摘要】: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唤醒了沉睡的国人。新文化运动同人从救亡和民族再造出发,提出了解除封建制度对身体的束缚,提出身体个性化发展、身体民族化发展,契合了时代的要求,不但开启了思想上的革命,而且开启了身体上的革命,为后来革命身体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和支持。新文化运动时期,是身体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作者单位】: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社会学部;
【分类号】:K203
【正文快照】: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唤醒了沉睡的国人。如梁启超所说:“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犹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至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1](P133)一些有识之士大力主张改造国民的身体,中国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奇学,陈宝云;“救国”与“救人”——辛亥革命时期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吴春梅;略论梁启超的历史文献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王光和;;论惠特曼自由诗对胡适白话诗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钱善刚;;身行据乱 心写太平——康有为家思想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张允熠,郝良华;陈独秀、李大钊和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心路历程[J];安徽史学;2000年04期

6 蒋跃波;试评曾纪泽的近代外交思想[J];安徽史学;2003年03期

7 龚郭清;论戊戌政变前康有为对君主专制政制的批判[J];安徽史学;2003年03期

8 吴汉全;;陈独秀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开创[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9 李国飞;彭秋香;;简论近代“新民思潮”的逻辑发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朱俊;黄遵宪地方自治思想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寒冰;项佐涛;;十月革命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解读中国人的十月革命观[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2 王敦琴;;张謇“中体西用”的女子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黄明喜;;论中国现代教育的萌生——一种基于教育形态范式的教育史学阐释[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周成平;;“甲辰之役”百年祭[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下)[C];2004年

5 梅良勇;魏瑞香;;瞿秋白的宗教观及其现实意义[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四辑)[C];2010年

6 马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主流地位及其创新基础[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4)[C];2004年

7 蔡志栋;;试论非宗教运动的思想史意义[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8 陈增辉;;李大钊的孔子观——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9 丁日初;;师夷与制夷——清末国家现代化的教训[A];近代中国(第一辑)[C];1991年

10 许纪霖;;精英的社会史如何可能——从社会史角度研究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A];社会史研究之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2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韩艳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陈红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中黎;中国百年日札写作教育与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海燕;现代性视野中的陈独秀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傅建安;20世纪中国文学都市“巫女”形象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蔺淑英;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创造性运用(1919-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U,

本文编号:11389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1389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1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