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我国古代常平仓制度公益功能和经济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5 20:00

  本文关键词:我国古代常平仓制度公益功能和经济功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古代 常平仓 公益功能 经济功能


【摘要】:粮食储备关系国计民生,历史上各朝各代无不把它摆在治国安邦的重要地位。粮食储备在调节全国粮食供求关系和稳定粮食市场的同时,还在应付重大自然灾害和其他突发事件上起到了保证人民正常生活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在粮食仓储上存在着存储模式不明确、仓储规模过大、仓储体质下的监守自盗、存储注重“量”而忽略“质”等问题。 我国现行粮食仓储问题的根源在于粮食仓储主体单位中储粮亦政亦商的体制,改变中储粮的运营模式,更好发挥其公益功能和经济功能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常平仓制度作为我国古代社会一项最为重要的仓储制度,归纳起来发挥了政府公益救济和经济调控的两项功能。两项功能在不同历史朝代的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也因此不同。本文从古代常平仓制度的发展历程中了解历代执政者在公益和经济两方面的做法,探求历朝历代的常平仓制度在市场调控、总量控制、预防贪腐等方面的解决之法,从而总结提出现行仓储体制让其公益功能和经济功能能更好发挥的政策建议。 论文研究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学术成果,明确本文的研究目的并介绍了目前在常平仓制度研究方面的学术成果。第二部分从常平仓制度的起源、建立、改良到成熟阐明了常平仓制度的发展历程,分别从公益功能和经济功能两方面明确了常平仓制度的基本概念,并分析了公益功能和经济功能的相互作用关系,为后续分别具体阐述两者的功能发挥做足铺垫。第三部分详细阐述了我国古代常平仓制度的公益功能。首先从先秦时期孔子、管子、孟子、墨子等思想家的公益哲学想中,分析了常平仓制度的思想源泉,并从《周礼》中分析了常平仓制度雏形最初的公益目的,而后通过《周易·系辞下》中“三才”的古代农业哲学思想分析了常平仓制度鼓励从事农业生产的思想起源。而后从赈济、鼓励生产、以工赈贷三部分详细阐述了常平仓制度公益功能,最后分析了常平仓制度公益功能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四部分主要详细阐述我国古代常平仓制度的经济功能。首先阐明常平仓制度的在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学的思想起源,表明常平仓思想和制度是中国古典经济学三原则之一的“均平原则”的重大体现,而后从《管子》的粮食政策和“轻重论”经济思想两方面说明常平仓制度经济功能的经济学思想起源。然后从市场调节和增加财政收入两部分详细阐述了常平仓制度经济功能,最后分析了常平仓制度经济功能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五部分首先分析了我国现行粮食仓储制度的弊端,然后从公益功能中的提高粮食安全和经济功能的提高农业收入两方面阐述了我国古代常平仓制度对现代农业的启示,分析了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以公益功能去市场化和经济功能去行政化为核心,借鉴常平仓制度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329;K20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海伦;王江;;乾隆十三年再检讨——常平仓政策改革和国家利益权衡[J];清史研究;2007年02期

2 倪玉平;;试论清朝的常平仓[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本文编号:11456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1456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1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