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欧洲文艺复兴的引介与近代中国民族复兴思想

发布时间:2017-11-11 08:37

  本文关键词:欧洲文艺复兴的引介与近代中国民族复兴思想


  更多相关文章: 欧洲文艺复兴 近代中国 民族复兴


【摘要】:欧洲文艺复兴的传播,对近代中国民族复兴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清末,文艺复兴思想与民族主义同步传播,促使民族复兴观念萌生;民初,文艺复兴的先导作用,示范"五四一代"从思想文化入手寻求复兴之路;三四十年代,以欧洲文艺复兴为参照探讨"中国的文艺复兴",成为民族复兴思潮的重要内容。欧洲文艺复兴对民族复兴思想的影响,主要包括促进民族复兴概念定型、促使民族复兴思想聚焦文化复兴、催发白话文运动及推动传统观念的现代转换等。近代先哲提出了"清学文艺复兴"说、"五四文艺复兴"说、"宋学文艺复兴"说等观点,以表达自己对中国文化走向的期许与愿景。民族复兴是以文艺复兴为先导的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是传承与创新、守护与开放的统一。
【作者单位】: 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K203
【正文快照】: 西方思想观念与西方思想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观念、社会思潮与文化变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欧洲资本主义萌生与上升时期的三大思想文化运动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均不同程度地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变迁。本文着重考察欧洲文艺复兴的引介,对近代中国民族复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国利;;传统与现代二元教育和安徽现代文化名人的成长——以陈独秀和胡适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王泽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胡适文学思想中的跨学科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庄森;胡适的容忍论[J];安徽史学;2005年05期

4 李亚;;庞德对胡适白话诗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5 陈进;;言文互动:中国百年新诗的流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包万超;;儒教与新教:百年宪政建设的本土情结与文化抵抗[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2期

7 李雨峰;;枪口下的法律——近代中国版权法的产生[J];北大法律评论;2004年00期

8 周伊慧;;梁实秋的人性论批评与美国新人文主义者白璧德[J];北方论丛;2007年02期

9 孙媛;;试论现代性视阈内的五四新文化运动[J];北方论丛;2011年01期

10 党艺峰,党大恩;陈寅恪唐诗笺证的诗学价值再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俞祖华;赵慧峰;;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研究综述[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长林;;欧洲文艺复兴文化在中国的传播[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3 何晓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不结果实的精神之花[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左玉河;;最后的绝唱:1948年前后关于自由主义的讨论[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赵慧峰;俞祖华;;严复与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开启[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宋广波;;1921~1925年丁文江政治思想论析——以《努力》周报为中心的探讨[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人博;;宪政的中国语境:目标和价值[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C];2000年

8 李建荣(老多);;科普的任务与责任——科普工作者新的挑战[A];科普惠民 责任与担当——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燕;现代性视野中的陈独秀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杜波;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西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文化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火秀;审美现代性视阈中的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D];浙江大学;2010年

6 胡明贵;自由主义思潮与新文学现代性品格[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自雄;文学本质观:历史审视与当代重建[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奇娟;梁漱溟“内圣外王”思想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9 王人博;中国近代宪政思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温奉桥;现代性视野中的张恨水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爱芬;胡适高等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国军;抗战后自由主义者的教育主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彭湘红;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文化抉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方方;胡适的中国思想史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胡椿杭;后现代语境下的文学经典[D];西南大学;2011年

6 何超;20世纪上半叶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卜春鹤;民初教育团体与1922年学制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徐光;潘光旦政治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明;翻译、投影以及译者的徒劳[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10 展宁;“胡适派学人群”在人权运动时期的言论自由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昒基;;把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J];对外大传播;2001年Z1期

2 张可荣;;试论全面抗战时期的民族复兴思潮[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王诗成;项福库;;再论东西方文化与中华民族复兴——兼及中国近现代发展之基本经验[J];前沿;2010年08期

4 陈奎元;;加强国史研究 推进民族复兴[J];求是;2010年22期

5 张可荣;;近代“中华民族复兴”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陈奎元;;加强国史研究 推进民族复兴[J];黑龙江史志;2010年24期

7 陈奎元;;加强国史研究 推进民族复兴[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年06期

8 何金龙;;实现民族复兴所必须坚持的科学发展道路[J];沧桑;2011年02期

9 刘庆楚;;民族复兴史上的三大历史“飞跃”[J];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10 张可荣;;“民族复兴”的历史内涵与当代意蕴[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胜;;民族复兴的问题、答案与逻辑——论新时期三大历史任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1年(下)[C];2012年

2 宋君修;;伦理复兴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朱文华;;中华民族复兴视角下人的存在方式研究[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萧致治;;孙中山: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奠基人[A];孙中山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纪念中山先生奉安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专辑[C];1999年

5 袁银传;;爱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A];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C];2004年

6 武建强;;中国共产党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运动的内涵、实践与启示[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7 韦定广;;民族复兴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当代理论创新——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问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8 白中伟;;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与中国命运[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9 白文娟;朝克;;“中华民族复兴与民族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A];中华民族复兴与民族哲学发展研究——2013年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年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0周年校庆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10 ;后记[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子友(作者系武警南宁指挥学校马列主义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团结是民族复兴的需要[N];广西日报;2005年

2 记者 刘晓梅 张迎新 罗晓凤;民族复兴是青年人创业的动力[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3 本报评论员;一幅民族复兴历程的壮丽画卷[N];人民日报;2009年

4 外交学院教授 吴建民;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N];光明日报;2009年

5 马晖慧;提升民族复兴软实力的领导核心[N];湖北日报;2009年

6 加藤嘉一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摆脱“弱国心态”是民族复兴的国民基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刘紫荣;书写民族复兴的新篇章[N];西部时报;2011年

8 李平;脚踏实地走好迈向伟大复兴的每一步[N];北京日报;2012年

9 季晓莉;理性客观看待“民族复兴指标”[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10 新华社记者 刘思扬 秦杰 赵承 李斌 张旭东 吴晶 徐剑梅;前进,向着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娟娟;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2 白健;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思想研究[D];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14年

3 李鹏;抗战时期民族复兴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4 翟明龙;清末民初民族复兴思想萌芽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吴月;建国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复兴思想与实践研究[D];河南中医学院;2014年

6 杨兆贵;“九一八事变”后的民族复兴思潮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田力;抗战时期钱穆民族复兴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8 严志;抗日战争时期战国策派的民族复兴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任志胜;九一八后蒋介石的民族复兴思想研究(1931-1937)[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10 李方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706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1706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7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