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金代猛安谋克官印初步研究
本文关键词:东北地区金代猛安谋克官印初步研究
【摘要】:金代猛安谋克制度贯穿于金代兴亡始终,是金代重要的军事、政治组织。而金代猛安谋克官印作为该制度的物质载体,其印文中含有猛安谋克名称、官印铸造机构、铸造时间、隶属情况、山川河流名称等诸多宝贵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金代猛安谋克官印有其共性特点,印制较为统一,皆为方形、铜质、纽为梯形板柱,印文为汉字阳书九叠篆,印背阴刻铸造机构与铸造时间,印面尺寸按等级不同而有所区别。九叠篆印文中的猛安谋克名称多含山川、河流、湖泊、部落名称,是官印主要价值之所在。金代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发展特点使得金代猛安谋克官印也呈现不同特点,并与猛安谋克制度兴衰联系紧密,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即初期符印阶段、少府监造时期、礼部监造时期、印制混乱时期、金末各地方政权使用时期。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已有63方金代猛安谋克官印出土或被辑录于各县县志以及历代金石谱录之中,其中又有48方出土于我国东北地区,其中以上京路出土数量为多,并呈由北向南逐渐递减趋势,这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金代猛安谋克迁徙与分布的规律。本文重点是根据各方金代猛安谋克官印出土地点、印文所含地理信息,并结合地方县志、官印辑录、史籍记载,对各方官印进行梳理、校对与历史地理考证,从中总结猛安谋克分布规律、迁徙规律以及路属分布等多个历史地理问题。经初步考证,已确定55方金代猛安谋克官印所属路属,并在此基础之上,利用金代猛安谋克官印增补前辈学者对《金史》中“猛安二百二,谋克千八百七十八”的数量与名称的研究,共增补出谋克名38个,猛安名17个,至此,共有84个谋克和179个猛安名称已清楚,其中有71个谋克与173个猛安的路属分布已清楚。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4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费国庆;猛安谋克的起源及其与氏族部落的关系[J];铁道师院学报;1987年03期
2 程妮娜;论猛安谋克官制中的汉制影响[J];北方文物;1993年02期
3 都兴智;;金代马纪岭和几个猛安谋克地点的考订[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06期
4 刘浦江;金代猛安谋克人口状况研究[J];民族研究;1994年02期
5 王景义;论金代猛安谋克制的产生和发展[J];绥化师专学报;1994年04期
6 杨勇,金宝丽;谈金代女真族猛安谋克制的变迁[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7 都兴智;;论金代辽宁境内的猛安谋克与人口[J];东北史地;2007年06期
8 李薇;关于金代猛安谋克的分布和名称问题——对三上次男先生考证的补订[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4年02期
9 刘丽萍;金代猛安谋克在黑龙江地区的主要分布[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1996年03期
10 周峰;略论完颜亮时期猛安谋克的南迁[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培华;;关于金长城的三个问题[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6年第4期(中国·齐齐哈尔金长城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6年
2 董耀会;;金长城的建置、戍防及后勤保障之探讨[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6年第4期(中国·齐齐哈尔金长城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寇博文;东北地区金代猛安谋克官印初步研究[D];大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1758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175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