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追寻、重构与批判:对“中国性”之本质的三种不同理解

发布时间:2017-11-19 07:16

  本文关键词:追寻、重构与批判:对“中国性”之本质的三种不同理解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性” 现代中国 文化中国


【摘要】:"中国性"是华人学者热衷探讨的一个重要概念,围绕这一概念也产生许多争议。中华文明源流的争辩、"文化中国说"、后现代理论的解构这三种针对"中国性"的不同论述,说明了人们对现代中国与其传统的关系的不同认识。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分类号】:K203
【正文快照】: 当前,学界对于“中国性”(Chineseness)这一概念已有不少论述,而这些见解差异之大也使人们感慨“中国性”实在为一个“吊诡与幻魅”的概念[1]。不过,海内外学者对“中国性”的阐述,尽管观点不同,却又都指向了同一个问题:当中国从帝国体制中走出迈向民族国家时,这片土地上的人

本文编号:12027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2027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5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