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科举家族济宁孙氏的转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9 15:19
本文关键词:清代科举家族济宁孙氏的转型研究
【摘要】:济宁孙氏家族世居山西洪洞,明洪武年间迁居山东夏津,万历时又迁居济宁。从一世孙得保到五世孙芳,济宁孙氏家族致力于发展生产、和睦乡里以及读书仕进。济宁孙氏家族从五世孙芳到十三世孙培泰,凭借优越的外部环境和族人的个人努力共产生了36位“举人或五贡以上”的科举人才。因此,济宁孙氏家族是清朝中晚期北方著名的科举家族。 18世纪以来的中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家族的社会适应性促使它也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改变。济宁孙氏家族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与冷氏家族共同经营玉堂酱园。玉堂酱园是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苏州人戴某在济宁创建的以经营酱、醋以及酱菜为主的店铺,后因经营不善卖给孙、冷两家。从乾隆六十年(1795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孙、冷两家选取有制酱经验且善于经商的伙计作为总经理来管理玉堂酱园。在这种情况下,济宁孙氏家族逐渐通过经营玉堂酱园实现了从科举家族到儒商家族的转型。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济宁孙氏家族选派族人孙肇灿亲自经营玉堂酱园。 清末济宁孙氏家族的转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其中既有社会因素的影响也有家族自身条件的限制。从科举家族到儒商家族的转型对济宁孙氏家族的发展历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清代济宁的孙氏家族。这一部分包括济宁孙氏家族兴起的外部环境即清代济宁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发展,济宁孙氏家族的兴起,济宁孙氏家族的科名和仕宦以及济宁孙氏家族的文化成就等内容。 第二部分是从士到商:济宁孙氏家族经营玉堂酱园。这一部分包括玉堂酱园的概况,玉堂酱园的发展阶段以及玉堂酱园与济宁孙氏家族的关系等内容。 第三部分是济宁孙氏家族转型的背景和影响。这一部分主要包括济宁孙氏家族从科举家族转型到儒商家族的6个主客观原因以及济宁孙氏家族转型的3个影响等内容。 最后,本文在结束语部分对清末济宁孙氏科举家族的转型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2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向东;惠民魏氏家族的兴盛[J];滨州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2 冯尔康;清代宗族、村落与自治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王蕊;明清时期高密单氏家族文化成因[J];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4 冯尔康;;简论清代宗族的“自治”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方芳;;清代科举家族地理分布的特点及原因[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徐永志;略论晚清的宗族[J];历史教学;1999年11期
7 张杰;清代科举世家与地方政务──以婺源县程允中家族为例[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张杰;;清代科举家族的人文环境述论[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袁北星;近代社会巨变对家族组织的影响[J];江汉论坛;2003年08期
10 方芳;;从《清代朱卷集成》管窥科举家族联姻特点——以孙家鼐家族为中心[J];莆田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本文编号:12039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203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