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皋陶文化:民本、“九德”说与“明刑弼教”的话语构建及意涵展拓

发布时间:2017-11-19 20:15

  本文关键词:皋陶文化:民本、“九德”说与“明刑弼教”的话语构建及意涵展拓


  更多相关文章: 皋陶谟 民本 “九德” 明刑弼教 话语构建 意涵展拓


【摘要】:《皋陶谟》从"知人""安民"出发,提出富有特色的民本思想与"九德"表述。《皋陶谟》以及与之呼应的《泰誓中》的民本意识,经由《尚书》伪孔传、孔颖达疏的进一步展拓,基本上完成了不同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另一套民本话语系统的构建。这一话语系统,相较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之传统政治话语系统,应该更具有中国哲学的意涵。或者甚至可以认为,所谓"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话语,是从《皋陶谟》一类民本思考衍生出来的。"九德"经过后人、尤其宋代叶适的话语构建与意涵展拓,点破了包括"国家治理者的缺位"及"胥吏之害"在内的国家治理的难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培养和选拔良能官吏的意见。《大禹谟》涉及的皋陶"明刑弼教"话语,历经传疏作者及朱熹、朱元璋等人的持续构建与意涵展拓,到明初深度融入朱元璋的《大诰》之中,对当时的治政和治吏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作者单位】: 皖西学院;河南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
【分类号】:K207
【正文快照】: 今文《尚书·皋陶谟》[1](P138-140),系战国后期或秦汉间人依据历史材料及传闻整理而成,是舜、禹、皋陶等人一次会议的讨论记录,主旨是探讨继尧之后如何治理社会,皋陶是中心发言人。综合《尚书》、《论语》、《孟子》、《墨子》、《左传》、《吕氏春秋》、《史记》等典籍的记

本文编号:12047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2047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2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