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中民主、科学与文学对中国社会现代性的启蒙及反思
本文关键词:新文化运动中民主、科学与文学对中国社会现代性的启蒙及反思
【摘要】:近代中国在与世界的碰撞中以对西方器物的认识为突破口,慢慢地波及到整个思想体系上,进而触发了思想界的风暴——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中举起了"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作为中国社会进入现代性启蒙的因素,省思百年,以启当下,我们再去看看新文化运动的来龙去脉,并尝试从民主、科学、文学三个方面入手,来剖析它们对近代中国现代性的启蒙和对当代中国的影响以及值得反思的地方。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分类号】:K203
【正文快照】: 一、新文化运动是思想维度的前奏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被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作为资本主义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同时这一切在客观上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刺激了中国在经济上的发展和在思想上的觉醒,封建官僚阶级在长期的与西方打交道的过程中对西方事物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莉莉,刘岩;探寻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陈绪新;李荷君;;中国现代性路径选择必须规避的三个悖论[J];皖西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王一川;;中国现代性的特征(下)[J];河北学刊;2005年06期
4 陈家琪;;为什么偏偏是德国?——评《中国现代性与德意志文化》[J];社会科学论坛;2012年01期
5 庄思;刘社军;;浅析中国现代性[J];金田(励志);2012年11期
6 柯倩婷;;如何从边缘位置考问现代性——评周蕾《妇女与中国现代性:西方与东方之间的阅读政治》[J];文艺研究;2009年09期
7 杨春时;;未完成的中国现代性:启蒙主义还是后殖民主义[J];粤海风;2009年02期
8 叶隽;;德国规定与中国主体——读《中国现代性与德意志文化》[J];开放时代;2012年05期
9 冯务中;中国文化资源的现代性之维——“文化资源与中国现代性”国际学术会议综述[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杨春时;;论中国现代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中起;;和谐社会构建与中国现代性的实践——兼论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家琪;;为什么偏偏是德国?——读《中国现代性与德意志文化》[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张弘政;姜晓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本质新探——以近一个世纪中国现代化发展为中心[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法;走向一种研究现代中国的新范式[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丁学良;辩论“中国模式”寻发展共识[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3 万里;“中国现代性”的艰辛梦寻[N];光明日报;2004年
4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江湄;《中国的冲击》的冲击[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5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知识产权学院院长 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会长 刘春田;知识产权制度与中国的现代性[N];法制日报;2012年
6 记者 李晓辉;世界需要中国中国无需统治世界[N];经济参考报;2010年
7 ;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N];文汇报;2008年
8 张法;全球化/本土化语境下中国艺术学的新思维[N];中国艺术报;2011年
9 衡阳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 成宇霞;科学发展观是发展观的理论创新[N];衡阳日报;2009年
10 刘云生;汪晖与中国现代性“双重说”[N];文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薛萍;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性[D];吉林大学;2007年
2 王英伟;社会工程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D];吉林大学;2009年
3 欧拉迈;西方现代性与中国现代化的进程[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中国现代性的生成与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刘昕;近代以来中国话语建构的演进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3 李健;东方元素与世界艺术[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4 李倩;试论“中国方式”在当代艺术中的演进[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294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229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