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清代重庆地区农田水利与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7 10:19

  本文关键词:清代重庆地区农田水利与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重庆地区 农田水利 主要粮食作物


【摘要】:区域历史研究是历史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一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区域政治、文化、风俗习惯等。近年来,区域历史研究与现实的关系得到社会的重视,重庆作为一个新型发展、年轻地城市具有十分丰富的历史资源及其研究价值。本文以清代地方志资料和农史典籍记载为依据,以清代重庆地区为背景,从农田水利和美洲进口的番薯,玉米两种农作物的种植为角度,对历史时期重庆地区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同时分析了水利建设和农业之间的关系,以及主要粮食作物对清代重庆带来的影响。 全文分引言、正文两部分:在引言中,笔者简略叙述选题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简单回顾学术史,界定研究范围、相关概念和研究内容。正文部分论述了清代农田水利、主要粮食作物两部分内容: 第一,清代重庆的农田水利。清学者刘献廷有云:“水利兴,而后天下可平,外患可息,而教化可兴矣”,水利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显而易见。本章以农田水利由灌溉方式和主要汲水工具为主要内容,依据地方县志中的史料,整理论述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重庆地区地形独特,多山多丘陵。农田以山田,梯田为主,通过山泉溪流,筑堰造塘为农田进行灌溉。而地势较高的农田又借用龙骨车和筒车灌溉,其运用又是农业技术一大进步的体现,通过研究这两种汲水工具在清代重庆地区的使用情况,对于了解和研究重庆地区的农业经济是十分有帮助的。 第二,主要粮食作物。本章内容介绍了传统水稻在清代重庆地区的种植情况,,概述了红薯,玉米两种美洲作物各条路线的传入历程,又详细阐述了主要农作物在重庆的种植情况,揭示了它们对重庆农民生活的重要性。这三种主要农作物的传入和推广对重庆人口,耕地面积以及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是使耕地面积扩大,深山老林、丘陵山地得到了开发。二是在我当地居民的饮食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本文从考察清代重庆地区人口增长情况出发,结合美洲粮食作物自身特点分析与人口之间的联系。四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引用方志中大量资料以说明当时由于垦种玉米,红薯等旱季作物引起的环境恶化导致农业生产率降低的情况。总之,明清时期美洲粮食作物玉米、番薯的传入、传播对重庆产生了巨大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329;K2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峰;王庆峰;;论清代玉米种植对救荒事业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3期

2 张义勇;王云彪;;浅析清代农业政策对滦河流域农业发展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1期

3 周文德;;重庆得名原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周邦君;;玉米在清代四川的传播及其相关问题[J];古今农业;2007年04期

5 郑维宽;;清代玉米和番薯在广西传播问题新探[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骆毅;清朝人口数字的再估算[J];经济科学;1998年06期

7 赵常兴,张小明,秦敏;清代陕南移民及其对当地经济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周邦君;;地方官与农田水利的发展——以清代四川为中心的考察[J];农业考古;2006年06期

9 王利华;连筒与筒车[J];农业考古;1997年01期

10 王笛;清代四川人口、耕地及粮食问题(下)[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本文编号:12315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2315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1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