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藏区教派纷争与地方变局研究
本文关键词:明代藏区教派纷争与地方变局研究
【摘要】:明代鉴元朝独尊萨迦之弊,采取“多封众建”的治藏政策,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之下,各教派获得了相对平等的发展机会。但藏区各政教势力因政治、经济乃至宗教的利益冲突,平稳格局逐渐被打破,藏区教派势力与地方政治势力不断联合,争斗,甚至兵戎相见。各利益同盟体为了争夺最后的胜利,以至于不得不借助外来军事力量。对于蒙古势力的过分依赖,从而也决定了此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出现了蒙藏在藏区联合执政的局面。目前史学界关于藏区各教派纷争的系统化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侧重于汉藏史料的整理及分析,以传统的历史叙事方式,致力于相关历史事实的重新构建。运用宗教学、民族学的相关研究理论,采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明代西藏各教派的纷争,以厘清各教派纷争背后的真实意图,重点探究明代藏区宗教教派与世俗力量相互提携利用乃至联合的影响。文章主体研究分为四大部分第一探讨明朝“多封众建”的基本策略,以及在这样的政策之下西藏各教派的分布格局;第二重点分析帕木竹巴政权的衰微与藏传佛教各教派的纷争;第三由于前期的斗争的难分伯仲,导致后期蒙古势力的渗入并且在这样的情况下格鲁派不断地壮大;第四章主要论述在这样的斗争情形下导致清初蒙藏联合主政格局的形成。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48;B92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近代以来格鲁派衰微的原因[J];中国西藏(中文版);2000年03期
2 许得存;近代以来格鲁派衰微的原因[J];西藏研究;2000年01期
3 韩官却加;格鲁派在青海蒙古民族中早期传播及其作用[J];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01期
4 王开队;;试论15至18世纪格鲁派在康区的势力扩展——以寺院为中心[J];中国藏学;2010年04期
5 罗布;;格鲁派发展的三次困境及其突破[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石硕;格鲁派的兴起及其向蒙古地区传播的社会政治背景[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7 王开队;;试论历史时期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康区的势力扩展及其寺院空间分布[J];历史地理;2011年00期
8 江晓乐;;格鲁派初兴阶段与中央政权的关系[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戴燕;杜常顺;;和硕特蒙古与明末清初甘青地区格鲁派寺院势力的扩张[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10 李有义;;格鲁派对西藏社会的影响及其前景[J];中国藏学;1992年S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郝旭东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藏传佛教格鲁派(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郝旭东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藏传佛教格鲁派(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林艺;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六大寺院[N];中国民族报;2009年
4 宋锡同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佛教在西藏的传播与发展(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尚木;辩经——西藏僧人学经的主要方法[N];中国民族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力;清代蒙古与西藏格鲁派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玉鑫;阿坝州卓藏寺的文化价值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6年
2 杨加布才让;论格鲁派因明经典中的比量说[D];青海民族大学;2016年
3 胡安钦;明代藏区教派纷争与地方变局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4 索朗旺杰;格鲁派中观思想研究[D];西藏大学;2013年
5 于彩贤;比较分析十八世纪中期以前萨迦派与格鲁派对蒙古政治的相同影响[D];兰州大学;2008年
6 万玛才旦;藏传佛教格鲁派宗教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陆启义;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8 落桑东知;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东向传播格鲁派历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9 森嘎·图鲁木吉;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卫拉特蒙古接受藏传佛教格鲁派原因探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10 邹廷波;达赖转世系统的形成及其影响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2553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255360.html